截至4月30日8时,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100万千瓦#1机组连续运行100天,刷新了国内新建百万千瓦机组连续运行的纪录。这刷新的纪录,是精细管理的硕果;这刷新纪录的历程,充满了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企业精神的印记。质量为先奠根基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8年8月26日,一阵蜂鸣的搅拌声惊动了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四山村。平顶山发电分公司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工程第一罐混凝土浇灌成功,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考核工期。平顶山发电分公司作为华中地区首台单机百万千瓦机组工程、全国第一个以“上大压小”方式核准的百万千瓦机组工程的经营管理单位,从诞生

首页 > 报道 > 正文

平顶山分公司刷新国内新建百万千瓦机组连续运行纪录

2011-05-06 10:35 来源:平顶山分公司 

截至4月30日8时,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100万千瓦#1机组连续运行100天,刷新了国内新建百万千瓦机组连续运行的纪录。

这刷新的纪录,是精细管理的硕果;这刷新纪录的历程,充满了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企业精神的印记。

质量为先奠根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8年8月26日,一阵蜂鸣的搅拌声惊动了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四山村。平顶山发电分公司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工程第一罐混凝土浇灌成功,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考核工期。

平顶山发电分公司作为华中地区首台单机百万千瓦机组工程、全国第一个以“上大压小”方式核准的百万千瓦机组工程的经营管理单位,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吸引了各方的关注,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该公司总经理许金莹为首的领导班子正视压力,明确提出了“高起点开工、高水平建设、高标准投产,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建设目标。针对施工队伍来自五湖四海的实际情况,及时倡导了“无遗憾”工作理念、“四讲两感”工作作风、“网络式”工作方法和照章办事的执行力要求;并深入贯彻到全体管理人员及参建人员中,使之统一认识,荣辱与共,精诚团结,逐步将参与建设华中地区首台单机百万千瓦机组工程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转化为高水平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为工程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水平奠定了有力的思想基础。

为确保质量管理有序展开,该公司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质量要求,研究制定了《平顶山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及质量计划》、《施工组织总设计》等质量管理性文件,形成了各类工程管理制度、细则等共计236项。内容涵盖面之广,规定之细,要求之严,令业内人士赞叹不已。

某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回忆起初到平顶山发电分公司一期工程现场的情景时,曾感慨地说:“安全生产管理、两票管理、危险源管理等各种各样的制度铺天盖地,要学习、要掌握、要遵守;内部生产MIS系统、两票管理系统、生产任务管理系统、电厂OA邮箱等,要操作、要应用、要执行。项目负责人还要每日开早会、晚会,试运期间还有试运会,各个专业要做日工作汇报、周工作总结、月工作总结……就连安全帽没有系帽带、开会迟到、会议期间手机没有设为振动,都要受到严厉处罚。走南闯北干了不少工程,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严格的业主!”

正是有了这种高效率、全方位,甚至是有点强压式的管理模式,平顶山发电分公司的工程质量始终保持了良好水平。

截至2010年12月,该工程共完成单位工程验收69项、分部工程验收742项、分项工程验收5537项、检验11895批次,验收合格率均达100%。良好的工程质量得到了国家创优咨询专家和河南省质量监督中心站的高度评价,被中施企协列为第二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试点项目。主厂房、烟囱、冷却塔及输煤系统四个单项工程,荣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度上半年“结构中州杯”奖。

如果说思想的统一为步调一致打下了基础,那么,过程管控则是保持工程质量优良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工程质量可控在控,平顶山发电分公司全面加强了过程控制,坚持以过程创优保整体结果创优。

认真做好设备监造工作,督促抓好主要设备监造。公司基建、物资及生产人员分工合作、驻厂监造。组织工程公司和安装单位介入设备监造,必要时聘请专家实施监造。生产和调试人员参与出厂试验,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质量隐患。强化施工过程控制,抓好各环节的管理与协调,坚持对重点部位、关键节点的监督控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督促工程公司和监理公司抓好过程控制,全过程、全方位地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各施工单位主要领导和质量管理人员专题会,采用图像和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通报各单位质量问题及所产生的后果,使质量管理深入人心。

2010年,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该公司及时组织开展了“质量年”活动。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参与到各专业活动小组,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针对哈汽设备在其他两个工程中低压缸变形引起轴系振动等疑难问题,成立课题攻关组,咨询外部专家,集思广益,高质量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机组对轮铰孔期间,该公司发现施工单位铰孔的光洁度和垂直度均不符合质量要求,且施工进度缓慢。果断决定:“立即更换施工单位。”该施工单位多次找到有关部门,希望再给一次机会,保证把活干好。但该公司副总经理陆绍良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的工程是要创国优金奖的,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最终,该施工单位只好退出了施工现场。

正是有了这样铁的管理,质量年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效解决了汽轮机低压缸变形、一次风机振动超标及水库升压泵振动大无法供水等重大瓶颈问题,既保证了设备质量,又为2010年底“双投”目标的实现扫清了障碍。

#1、#2机组先后于2010年11月23日和12月8日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创造了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投产间隔仅15天的新纪录。两台机组试运行期间,均实现了锅炉水压试验、厂用电受电、汽轮机扣盖、锅炉吹管、汽轮机冲转、并网发电等“七个一次成功”,脱硫、脱销工程同步投入,汽水品质合格,机、炉、电均达到铭牌出力,为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准备储能量

如果说优良的工程质量是机组稳定运行的基础,那么,扎实的生产准备工作,则是机组稳定运行的保障。

该公司成立之初,为确保基建与生产无缝对接,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河南公司关于新建机组生产准备的有关要求,成立了生产准备部门,制定编制了培训大纲、规程图纸,着手组织培训取证,及早开展了生产准备工作。

分批组织运行、热工和电气维护人员,到武汉大学进行了3个月的理论培训。打破专业界限,实行“大专业”授课,对机、炉、热、电等系统有关专业全部进行理论培训,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强全能集控理论水平。培训期间,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磨练学员意志,熔炼团队精神。积极采取“走出去”培训,组织集控人员分批到华电邹县、国电泰州及开封京源等同类电厂实习,使之对超超临界大容量机组的操控有了更加直接的认识和把握。

走南闯北的“拜师学艺”,为生产人员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十分珍惜这难能可贵的“学艺”机会,一门心思扎进学习中,如饥似渴地吸收超超临界机组的理论和技能“营养”。

晚上10点的自习结束了,学校值班老师催促好几遍,大家才肯离开教室;回到宿舍熄灯后,总有人偷偷跑到厕所看书;年轻的姑娘,在武汉上了三个月的课,硬是没有去逛过街,怕耽误学习时间;小伙子新婚第二天便返回学校继续上课……忘我的学习态度,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使授课老师感动得竖起大拇指:“我真没想到,发电员工重返校园还能有这么大的学习激情,上课从来没有一个人打瞌睡,听课的认真劲比在校大学生都强!”理论培训结束时,该公司所有生产准备人员全都通过了结业考试,有的学员还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

理论培训圆满结束了,但只是生产准备工作的起点。时任生产准备部部长的刘清喜和禹贯省深知,要学会驾驭百万千瓦机组,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之路还很长……

为确保持续强化生产人员技能水平,该公司于2010年再次提出了“技能培训年”的规划,生产准备部门根据现场施工项目增多、人员集中外出培训的时间减少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请进来”、“开放式”、“岗位练兵”等多种培训方式,不断提升生产人员技能水平。

邀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讲课,对设备资料、施工图纸、安装指导书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运行人员开展现场跟踪学习,介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掌握设备系统;技术监督人员参与设备监造、安装全过程,全面建立技术监督档案;设备及生产管理人员全过程跟踪设备制造、监造和安装调试,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同步掌握第一手资料。

同时,大力开展班组内部授课,班组人员轮流当“老师”,进行技术讲课、技术问答,通过内部互动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

那段时间,进入平顶山发电分公司工程现场,随处可见生产准备人员在安装现场旁站学习,一丝不苟认真记录的场景;进入生产楼,还没走进班组就能听到屋里传来热火朝天的技术问答声。甚至坐上了班车,还能听到生产准备人员讨论技术难题,班车俨然成了“流动学习室”,即使到了家属院,都要把没解决的技术问题讨论完再下车。

三年来,就是在这样一波波理论培训的洗礼中,在一次次现场培训的提升中,平顶山发电分公司生产人员成功实现了从缺乏百万千瓦机组运营经验,到能驾驭百万千瓦机组的大跨越。

机组试运期间,该公司生产人员圆满配合完成了机组阀门、设备单体调试、循环水、润滑油、燃油、风烟系统、厂用电受电等多项操作。其中,仅#1机组厂用电受电一项,就准确完成了1300多次单项操作。进行了100万千瓦锅炉微油点火技术应用和机组启停过程中全程汽泵运行的尝试,取得了较好节能效果。#1机调试期间,共计耗油376吨,节约调试用油1104吨,为降低机组启动能耗积累了宝贵经验。

#1机组168小时试运行结束后,一位调试人员在临走时曾开玩笑说:“可别让我们还没走出厂门,就把我们叫回来!”而他所戏言的这一幕,至今未发生,#1机组过了100天大关后,目前仍在继续稳定运行中。

河南电监办一位处长在该公司#1、#2机组并网安评现场查评首次会上说道:“像平顶山发电分公司这样,机组投产后即实现连续稳定运行的机组,在华中区域还真不多!”

设备治理保稳定

平顶山发电分公司清醒地认识到,168小时的试运成功只是一个起点,要实现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加强设备治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才是确保机组稳定运行“制胜法宝”。

机组投产后,该公司乘势而上,积极加强设备治理,坚持 “大缺陷不过班、小缺陷不过夜”的原则,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大力推行点检定修管理,提升设备健康水平;健全技术监督体系,完善三级技术监督网络,大力开展“查缺陷、找隐患”竞赛活动,制定设备系统完善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到人,限期完成,确保了设备管理的可控在控。

机组试运期间,该公司输煤、除灰系统极不稳定,为确保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白炎武果断决策,提前接手灰库,成立输煤突击队,24小时不间断处理输煤系统缺陷。设备维护部部长禹贯省、赵利民、王坤、吴三超,身先士卒,带领部门相关人员展开了一场“灰库保卫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灰海中,查缺陷、找故障,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漏灰原因分析判断,为及时处理灰库缺陷保障机组试运成功赢得了时间。

今年2月17日凌晨2时20分, #1炉B侧一次风机电流突然增大。该公司通过认真检查发现,原因为一次风机液压缸连接脱落。维护人员牢固树立“低峰消缺”的意识,连夜对一次风机故障进行处理。他们穿着厚重的防火服,顶着风道内40度的高温,进进出出风道十几次进行检修作业。在常人难耐的高温环境下,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衣服被汗水湿透也只是出来喘口气便钻进风道继续干活。经过一夜奋战,一次风机缺陷处理圆满完成,试运一次成功,确保了机组高峰时期稳定运行。

磨煤机断煤一直是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难题。机组投运初期,由于燃煤原因,常常受到“断煤危机”困扰。该公司多举并措,在防止断煤上做足了文章。制定燃煤掺烧方案,探索燃煤掺烧管理方向;要求每值夜班对原煤仓进行清理,保证煤仓内部不“结洞”。采取分仓上煤措施,对优、劣质煤进行合理混燃,从源头治理断煤隐患。通过治理,两台机组断煤现象均得到了明显好转,#1机组较之前的每个班40多次,锐减到了每天不足10次,为机组实现负荷攀升和高负荷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5月1日,#1机组累计完成发电21.2亿千瓦时,平均负荷达80.4%;累计完成供电煤耗291.39克/千瓦时,供电煤耗达到了全国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平顶山发电分公司将以#1机组连续运行100天为新的起点,秉承中电投集团公司“奉献绿色能源 服务社会公众”的企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达标投产为重点,以“数字化”管理为手段,在实现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高标准通过达标投产验收的征程上再创佳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