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0强、代工巨头富士康入驻河南是一件大事。
政府关注责任如山
据《南方周末》报道,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郑州富士康项目)仅一期工程建成后,就能吸纳18万人就业,还能使全省的出口额翻一番甚至两番。”由于富士康的到来将会对河南的就业、出口、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郑州公司的服务富士康项目工作一直备受省市两级政府关注。该公司领导层深感责任重大,迅速调兵遣将,紧张开展工作却又有条不紊。
“几个月前得知富士康将要入驻郑州的消息后,我们就集中优势力量成立了富士康供配电项目指挥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郑州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许东升介绍。在短时间内为一个能容纳数十万人工作生活的钢构厂房实施供电工程可谓困难重重,许东升坦承,施工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郑州速度”的强大攻势下,一切都不是问题。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富士康项目启动最早。郑州公司实地测量后,用了短短两天时间便拿出富士康项目配套供电工程的全部设计草案。施工单位实行人员三班运转的方式,昼夜施工,仅用12天便建成配电房7座、新建改造箱变16台、敷设线路
在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项目配套供电工程——承担着为富士康生活区提供电能的110千伏康贵输变电工程已于
“郑州速度”不仅彻底打消了富士康高层对于项目配套供电设施进展情况的种种疑虑,而且为政府加快项目推进、扩大招商成果赢得了主动,同时也树立了电力部门承诺必践诺、攻坚克难、善打硬仗的良好形象。为此,郑州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充分肯定了郑州公司为服务省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助推郑州经济腾飞作出的贡献,决定对该公司予以通报表扬。
没有最快只求更快
基于对承建单位实力的考虑,郑州公司将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的线路建设任务交给了中牟县电业局。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位于郑州航空港区,预计2011年年底将有十余万人入驻。其线路建设工程量大、时间紧迫、施工标准高,又面临野外作战、天气寒冷等不利因素,着实是块难啃的骨头。
“这项工程原计划是55天完成,但由于图纸交付时间晚了整整一个月,我们就只剩下25天了。我们还面临资金紧张问题,1600万的投资,我们先筹款垫付了其中1300万的材料费。”中牟县电业局副局长高建军说。局长魏国强则表示:“困难再大,我们举全局之力也要克服,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打破常规,创造奇迹,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保证在元月底前竣工送电。”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当责任与速度并行时,“没有最快,只求更快”便成了所有人的心声。中牟县电业局要求,各施工队必须倒排工期,吃住在工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表来完成任务,只能提前,不准滞后。施工队忙着,领导们也不闲着,中牟县电业局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来过施工现场,指导工作、慰问施工人员。
上下齐心,其力断金,
默默坚守无悔付出
藏在“郑州速度”背后的是电力人的默默坚守与无悔付出。中牟县电业局电力安装公司副经理张书山一直在施工现场带队,谈起那争分夺秒的20天,他感慨颇多:“施工那几天,正赶在年前最冷的一段时间,天寒地冻,又是野外作业,刮起沙尘来,几米外难看清个人影儿。施工队员大概有百十来个,大家全部吃住在工地,早上六点半起床,一干一整天。天干物燥,很多人喉咙沙哑,嘴上起了泡子,但没一个人抱怨过。”
张书山的老部下曹国胜是安装公司生技科科长,在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的线路建设工程中任副指挥长。据曹国胜介绍,施工队在接到任务时压力很大:首先是施工现场情况复杂,该工程全部为交叉作业,路基、自来水管道、下水道、天然气等管道错综复杂,给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其次是要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架设40余基杆塔,敷设电缆8千多米;最后是临近年关,很多厂家停产,许多线路架设材料都要临时准备,年底能否完工谁心里都没底儿。
“无论困难有多大,一定要奇迹出现!”紧张施工的日子里,张书山和曹国胜不停地为自己也为大家鼓劲儿。不料,在施工进入关键阶段时,曹国胜的父亲却不幸出了车祸。曹国胜心急如焚,一边是需要照顾的老父亲,一边是倒排的工期,考虑再三,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岗位。张书山不会忘记这位老部下当时说过的话:“家里还有个兄弟,就让兄弟先替我尽孝吧!”
在一边肩头扛着责任,一边肩头扛着速度的日子里,郑州公司始终崩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施工全程平安顺利,“连施工人员划破手这样的小事儿也没有发生”。服务富士康是项持续性工作,服务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更是供电企业永恒不变的宗旨,郑州公司将携“郑州速度”与广大客户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