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笔者从国家电网福建省三明电业局获悉,2011年三明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规模将达12.3亿元,进一步优化主干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提升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三明电网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阶段,电网建设取得了新突破,跃上了新台阶,成为三明电网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五年来,三明电网建设共投资48亿元,投资额是"十五"期间的3.8倍,相当于三明地区建国以来电网资产总和的1.6倍,再造了一个三明电网。电压等级实现从220千伏到500千伏的历史性跨越,电网供电容量比"十五"末期翻两番。一个以500千伏电网为支撑、220千伏网架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初步形成,清流、宁化等苏区电网单线单变的薄弱问题得以解决,三明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地区农村"户户通电",有力支撑了三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尤其是2010年,三明电业局敢于突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超前谋划、开拓创新,全年完成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8.6亿元,工程开工、竣工率均达100%。科学编制"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和农村电网规划,由政府垫资提前建设大田桃源变。试点建立政企合作机制,实行征地、青赔"属地化"包干管理,"十二五"电网规划全部纳入了地方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三明成为全省电网建设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今年,围绕三明市委、市政府"十二五"发展战略部署,该局将投资12.2亿元电网建设资金,积极推进电网建设。将试点推进的政企合作电网建设新机制拓展至全地区,强化"属地化"责任,确保工程开竣工及时率100%。确保梅仙、汤泉等2个220千伏,以及谷口、翔飞等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新增变电容量46万千伏安;推进220千伏碧湖变、110千伏积善变等10个项目建设,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用电增长需求;配合"五大战役"实施,加大配网改造力度,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12公里,完成36条28.2公里线路缆化工作。加快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确保农网和主网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电网建设政企合作机制,积极争取有关政策支持,突破征地难、选址难、青赔难等问题。建立前期工作目标管理、定期协调机制,确保前期工作完成率100%。推进智能配电网示范区建设,以城市中心为主轴逐步向城郊辐射,实现重要配电站房、主干线上的联络开关自动化终端覆盖率100%。积极推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开展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实现干线主要联络开关"三遥",重要配电站所"四遥"。探索智能化用电服务模式,开工建设交流充电桩20个,开展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加快智能电表安装进度,直供区域覆盖率达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