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下午,由《中国能源报》社主办、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协办的“2011中国能源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隆重举行。同时,会议还发布了“2010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及分析报告和“中国新能源产业园区百强”榜单及分析报告。这也是我国首次对中国能源集团和新能源产业园区进行的综合调查研究和排名分析。人民日报社领导、国家能源局领导,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主要领导出席本次论坛并做主题报告。本期摘编部分发言,和读者共享。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时任)  张国宝 “十一五”成绩卓著民营企业亮眼 “近几年,除中石油、

首页 > 风电 > 风电运维 > 评论 > 正文

展示能源战线成果促建现代能源产业

2011-01-20 15:10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11年1月8日下午,由《中国能源报》社主办、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协办的“2011中国能源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隆重举行。同时,会议还发布了“2010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及分析报告和“中国新能源产业园区百强”榜单及分析报告。这也是我国首次对中国能源集团和新能源产业园区进行的综合调查研究和排名分析。人民日报社领导、国家能源局领导,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主要领导出席本次论坛并做主题报告。本期摘编部分发言,和读者共享。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时任)  张国宝

“十一五”成绩卓著民营企业亮眼

“近几年,除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耳熟能详的“大腕”外,能源领域中,还涌现出一批有成长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

今天由中国能源报举办的“2011中国能源经济论坛”暨2010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发布会隆重举行,首先我代表国家能源局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能源报隶属于人民日报社报系,当初创办时,人民日报社张研农社长和李庆文同志多次与我们协商。我对创办这份报纸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没有一张综合性的能源类报纸。我认为要么就不办,要么就办出特色,要让非业内人士也喜欢看。

我一直对能源报的成长给予很多关注,每一期都看,确实和我自己想象的办报方向一致,非能源领域的读者也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和知识。总体来讲,中国能源报是一张非常严肃、专业的报纸。从创办到现在,能源报办得有特色,为能源领域方针政策、重大项目布局、规划等宣传起到了很好作用,很多领导对中国能源报给予了高度关注,我感到很欣慰。

近几年,除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耳熟能详的“大腕”外,还涌现出一批在社会上有知名度的民营企业,如新奥、金风,还有即将上市的华锐(编者注:1月13日,华锐已挂牌上市)。其中有些民营企业还帮助解决了国家重大难题,如核电中的蒸发器。蒸发器是核电中的重要设备,制造要求非常严格,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完成,但是,我国江苏的一家企业就做到了。对此,外国人感到很惊讶。不仅这一家,在能源领域当中,一批有成长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刚刚闭幕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回顾了“十一五”能源产业取得的成就,也对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做了相应的阐述,特别是梳理了2011年的25项任务。这25项任务内容非常丰富,如果能全部做好,是很了不起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机容量一共是4.3亿千瓦,这是什么概念?我国自解放后到2010年年底,全国装机容量为9.5亿千瓦,位居美国10亿千瓦之后。这9.5亿千瓦中有4.3亿千瓦是刚刚过去的五年间完成的。我认为中国的电力建设创造了世界能源建设的奇迹。

2010年是中国水电100年。累计到201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达2亿千瓦。五年来的装机建设相当于过去90年的总和,这个速度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技术方面,80年代初我国最大的装机容量是20万千瓦,现在我们的发电设备达到了60万千瓦甚至是百万千瓦;从过去的一般参数到今天的超临界、超超临界。从以前每度电消费400多克标准煤,到今天最低消耗270克标准煤。每减少一克,全国就可以节省300多万吨煤炭。这些都表明了我国能源行业取得的不俗成就。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何崇元

科学发展能源与经济

“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障能源供应、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理顺持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需要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首先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张研农社长、本届论坛主办单位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中国能源战线广大同志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众所周知,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大变革时期。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障能源供应、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理顺持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需要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能源的重要性,提出了对能源工作的规划意见。刚刚闭幕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部署了2011年主要工作。今天中国能源经济论坛邀请国内能源界的专家和领导深入研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这对促进中国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能源报总编辑、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

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展示全国经济实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500强企业评选既是中国能源企业的实力展示,也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展示。”

首先感谢国家能源局对中国能源报的支持,尤其是感谢对中国能源报创办的肯定和鼓励。在此,我代表我的团队把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分析报告的相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关于评选时间。从2010年9月到12月,我们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此次排名。

关于评选的程序和标准。我们依据国内公布的数据以及全球范围的数据进行评选,并且特别增加了一个环节,在中国能源报四次公开发布意见。可以说此次评选的特色就是占有传播的平台,而且在没有正式确定名单之前进行公示,表明了我们的公信力。

关于评选的范围。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能源装备以及相关行业。

关于数据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委公布的数据;二是全国工商联、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及各省协会组织公开发布的数据;三是各省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以及各大能源网站公开披露的数据;四是证券机构,包括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的数据。充分做到了公平、权威。

通过此次评选,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按2009年的数据,500强公布的营业收入占全国GDP 28.4%。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500强企业评选既是中国能源企业的实力展示,也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展示。

具体分析此次评选报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500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的有14家,可见大规模的能源企业非常多。

其次,500强中,石油、石化行业的收入占了总收入37%,煤炭、煤化工占18%,电力电网占28%。传统企业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是这次排名给我们的一个深刻印象。相比之下,新能源企业比较弱小,总收入仅是中石化营业收入的20.9%,从此可以看出发展新能源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第三,从企业数量来看,电力电网75家,装备101家,石油石化55家,其它44家。新能源企业占了71家,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还是令人鼓舞的。新能源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四,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正成为中国能源领域的新生力军,而且民营企业走的是新能源低碳发展道路。

第五,从地域看,中国能源企业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两个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空间。从省份来看,山东、山西入围的企业最多。像浙江虽然没有资源,但是入围的企业也很多,说明了浙江新兴经济体的创新活力。它们不是依靠资源,而是依靠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此外,山西、内蒙古等地区也在逐渐从单一的煤炭生产为主向综合能源转化。

这是中国能源报第一次做企业排名。今后,这个评选将和中国能源报一起持续做下去。我相信,3年、5年、100年后,不仅大的央企,还有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都会成为全球某个领域的领导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  史丹

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对全国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能源产业可能成为引领下一个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

中国能源报是了解中国能源发展现状的最好的媒体。能源报邀请我参加此次论坛,我非常高兴。

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两个产业体系,一是现代产业体系,在该体系下又提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在同一个规划当中,提出两个体系,我认为有必然的联系。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对全国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能源产业可能成为引领下一个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

现代能源产业体系需具备哪些条件?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技术现代化;产业组织现代化;合理的空间布局;能源结构优化。

现代能源企业是一个技术载体,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才可以称作先进。总体看国内水平和国际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全国各地也存在一些落后的水平很低的产业技术。

从空间布局来看,我国产业空间布局是生产区域和消费中心分离,从而形成“北煤南运、两电东输”的局面,制约了经济发展。

此外,还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能源结构。由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由低效向高效转化;由石化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化;由大规模集中供应向多点分散供应转化。目前,我们离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总体来说,建设能源产业体系还有诸多难题:能效不可能无限制提高。“十一五”我们千方百计完成了减排20%的目标,“十二五”估计很难再完成20%的减排任务;新能源怎么市场化?这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牵涉到多个部门的利益;能源运输难题;能源价格问题。“十二五”期间,我认为,应该以能源价格为重点,以促进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

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泰岩

2011,中国经济仍在调整期

“各种数据、经验告诉我们,2011年依然是调整期,我们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环境不能寄予过高的希望。”

宏观经济的变化对能源至关重要。“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在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究竟怎么样,未来走势如何,这对能源发展、企业和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发展周期看,大的发展周期我们已经进行了60年。从改革开放30年看,中国经济发展大约是十年一个周期。十年周期中发展最快、能够持续保持10%连续稳定增长的大概最长是五年。而且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也印证了这一点,五年是一个极限。严格来说,中国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到现在两年多,所以,2011年依然是调整期,我们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环境不能寄予过高的希望。

从现实经济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个变化。世界经济的“三架马车”美国、欧洲、日本虽然正在复苏,但是复苏得非常乏力、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环节,中国外贸将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从国内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下降,通货膨胀上升,货币政策转入稳健,这些对中国经济构成了紧缩效应。

各种数据、经验、周期告诉我们,我国仍然处于相对调整的过程中。我并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告诉大家没有希望。其实并非如此。巴菲特曾经在股东大会上说,为什么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严重的时候,做投资要低吸高抛?原因是,第一,企业不会死,既然企业不死股票就在;第二,经济周期是自然规律,既然有最低点肯定有最高点。我用这句话做发言的结尾,2013、2014年,预祝我们的能源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  冯飞

技术创新和市场体系建设:一个都不能少

“创新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核心,市场体系是基础,能源市场体系建设该提上日程了。”

创新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核心,市场体系是基础,而这个基础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讨论当中涉及得比较少。

中国的能源技术创新可以概括为两点,新能源和先进技术。这两者同等重要。如何使传统高碳化石能源实现低碳化?在我国,新能源和先进能源技术要同等重视。在能源技术的研究上,一些国家甚至是一些小国,致力于解决综合能源技术研究,而不是单一的风电技术、太阳能技术、生物技术。在这个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我认为深化电力价格体制改革、构建现代电力市场该提上日程了。比如每年的煤炭交易大会,实际上这背后是煤炭交易市场体系的缺席。石油市场方面,我国石油消费越来越多,但是在全球石油定价权上,我们没有任何话语权。此外还有天然气市场和碳交易市场体系。这几大市场体系建设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基础,有利于丰富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使得产业发展更有效率、更有活力。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曾鸣

电力产业作用将增强

“确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从要素的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从能源产品向能源战略转变,充分发挥电力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电力的位置将不断凸显,未来电力产业将成为资源整合和价值传导的关键环节,将发挥更加显著的平台作用和杠杆作用。

如何发挥电力的支撑功能?必须确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从要素的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从能源产品向能源战略转变。充分发挥电力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是一个涵盖新产品、新业务、新技术、新体制、新模式的“五新”工程。

首先要开发新产品,大力开发风电、生物质能等新兴产业,加大能源分布式发电的比例,与传统的高容量、高参数发展为特征的集中式发电协调配套。然后是新业务,围绕综合服务的功能,支撑现代化大能源体系的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电力和能源物流、电力金融、电力与能源贸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行业以及节电节能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正确定位,瞄准产业发展的国际水平,全力打造具有创新型、开放性等特征的产业体系。而电力产业在整个能源产业体系中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