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这是一个憧憬与激情满怀的五年。伴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铿锵脚步,长春这座素有“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绿色食品城”等美誉的城市,连续五年间保持GDP两位数以上的发展速度。2009年,全市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四项主要指标增幅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都位居榜首。在长春注册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50家,外商投资企业超过4000家。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长春市全市用电量始终保持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2005年末,长春地区售电量仅为77.15亿千瓦时,2008年,长春地区售电量居在省率先突破100亿大关并保持领跑,预计到2010年末将增至138亿千瓦时,达十五末期的1.79倍。2006年到2010年五年间,长春地区500千伏变电站由1座增至2座,变电容量由801兆伏安增至2801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由11座增至14座,变电容量由2649兆伏安增至3729兆伏安;66千伏变电站由46座增至58座,变电容量由2503.5增至3350兆伏安。一条条飞架南北的电缆,一座座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化输变电站,无不彰显出长春经济发展的勃勃脉动,见证着电网发展的宏伟篇章。
谋划篇:
“远着眼”研判形势大手笔规划蓝图
长春电网位于吉林省电网的中部,是吉林省电网的枢纽和负荷中心,同时是东北电网北电南送的重要通道。长春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区地位,决定了长春供电公司所肩负的责任,对电网发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长春的发展节奏,从来没有这样快,招商引资风起云涌、项目开工高潮迭起、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所有这一切,都对“电”如饥似渴。无论是七通一平,还是三通一平,都离不开“通电”这一条。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十五”末的长春电网,有着不可忽视的软肋:500千伏系统与主干电网联系薄弱,合心500千伏变电站作为东北电网两条大马路的汇聚点,进出线过于集中;220千伏变电站布点不足,结构薄弱;66千伏变电站负载率较高,联络线转带能力不足;10千伏配网尚未完善,环网率低;部分装备相对滞后,一批设备老旧变电站不适应供电可靠性要求。在电网建设中还存在规划选址、土地使用、落实路由难度大等一系列的困难。内外兼忧、错综复杂的现实伴生着一个难题,长春电网如何落实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如何支撑“十一五”期间长春经济社会发展?
党委书记辛国良指出:“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要结合长春全地区经济发展这盘大棋,超前谋划,超前行动,为此,我们把电网的十一五规划早早提上日程。”
长春供电公司的决策展示出了国有大型企业的负责态度和超前意识。为了准确研判地方经济走势,公司全面分析长春市从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的各项数据,依据人均用电量、产值单耗、行业用电量、递增率等多种方法预测长春地区电量发展,邀请专家学者把脉号诊,从选址布局到网架结构,从负荷需求到设备选型,统一规划,确定标准,根据规划期内电力平衡分别作出了500千伏、220千伏、66千伏、10千伏城网规划,逐年改造电网中的薄弱环节,形成合理的电网布局,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十一五”长春配网的建设与改造。
根据这一规划,“十一五”期间,长春50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静态总投资将达到57.83亿元。其中,将投产500千伏变电容量2750兆伏安,送电线路360公里;投产220千伏变电容量2100兆伏安,送电线路183公里;投产66千伏变电容量2098兆伏安,送电线路(含电缆线路)140公里;改造10千伏变台3043座,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578.6公里,新建(改造)0.4千伏配电线路972公里。这一投资数量相当于过去二十年的总和,这一投资规模相当于重建一个长春电网。
到2010年末,长春将形成500千伏主干网架,建设起坚强的220、66千伏网架结构,满足n-1准则;10千伏电网环网率不低于80%;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5%,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50%;设备技术装备水平、主要生产指标在全省站排头,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上水平,电网建设适度超前于地方经济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
2005年10月20日,在长春城网“十一五”规划审批会上,面对着长春一汽三大基地、皓月、大成等一批骨干项目纷纷上马,汽车、农产品等加工能力大幅提高,长春光电子国家产业基地正式得到批准、长春生物医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申进展顺利等错综复杂的形势,长春电网的“十一五”规划与城市发展步伐同频共振,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公司争取到了全国31座重点城市电网建设的发展先机。
2007年6月11日,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式与长春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长春电网“十一五”建设发展的协议》,共谋发展大计,长春电网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推进篇:
“加速度”推进建设大投入坚强电网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的铺开:公司积极联系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工作前期土地征用、树木砍伐、青苗补偿等相关问题;提前筹备物资及非物资类招标,认真审核技术协议;按照国网公司标准化开工条件要求,完善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报审制度,认真审定各参建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创优规划》《强条实施细则》;多次组织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阶段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及交底,保证图纸的准确有效……
2006年8月26日,首个十一五电网建设项目——双阳一次变三期扩建工程顺利开工,标志着建设大幕全面拉开。由此,长春供电公司调集精兵强将,日夜奋战在电力建设各条战线上,战严寒、斗酷署,在国家电网公司总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宏伟蓝图下,以省公司计划单列、优先发展、差异化设计为契机,加快推进电网方式的转变的步伐,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编织着“十一五”电网建设的鸿篇巨制。
“我们现在是扳着手指头过日子,一天也不能耽误,2010年的建设项目决定了十一五规划是否能够全面完成,更关乎十二五总体规划的开局。”公司副总经理林涛沙哑着声音说。
进入2010年9月,公司全力抢抓施工黄金期,长春玉隆、米沙子两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长春广宁、高新超达、高新西湖、高新丰越、经开4号、净月4号,7号泵9号泵站增容等10余项66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开工投运,“十一五”已进入收官阶段。
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子义说:“在电网建设中,我们以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强化质量工艺意识,深化投资造价控制意识,优化工程进度意识,通过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确保里程碑计划的有序推进。”
长春供电公司的建设管理上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扎实有效的打法。公司全过程实行业主项目部管理,坚持推行“两型一化”、“两型三新”、“三通一标”的设计建设理念。在进度管理上,推行网络管理、节点控制:制定里程碑计划排版,作为全年工程的纲性总体安排;制定各项目施工网络图,控制关键路径上关键工序的完成时间;参建单位依据节点网络图,制定工程进度;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科学组织施工力量,倒排工期,确保工程收尾阶段的工作有序进行。在安全管理上,坚持制度先行、从严管理,制定电网建设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考核细则,建立安全常态机制,一方面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对施工队伍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施工现场实行施工人员佩带胸卡制度,防止临时用工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实行施工现场检查登记制度,加强痕迹管理,参建人员意识显著提高,减少现场不安全行为发生。同时,公司定期组织季度施工现场大检查及隐患排查,安全监督形成常态机制。“三个从严”的执行,有效制止了现场存在问题,施工现场安全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质量管理上,公司制订电网建设争先创优竞赛活动方案,积极推广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贯彻落实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经常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工程质量全面提升。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全过程造价控制,开工前预算审核,建设中,做好设计变更和签证的控制,完工工程及时准确完成工程结算。谁主管谁负责,并设专人审核的两级造价控制体系,确保合理性和准确性。
一套全过程建设管理体系,成为了电网建设的助推器,2006年完成电网建设项目22项,完成投资5.91亿元,2007年完成14项,投资9.72亿元;2008年完成电网建设项目15项,完成投资9.88亿元;2009年完成1项500千伏、3项220千伏、6项66千伏电网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5.87亿元;2010年预计完成电网建设项目5项,完成投资7.61亿元。
2007年6月28日,一次投运成功的长春光机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成为2007年全省第一个投运的优质新建项目。同年8月1日开工,8月25日竣工的220千伏北郊变电站扩建工程,仅历时25天完成了原60天的建设任务,创造了主变更换速度的奇迹,得到了省公司的通报嘉奖。通过精益的管理,长春供电公司66千伏变电站的有效建设周期平均缩短了四个月。同时,公司66千伏以上电网建设项目全部达到优质工程标准,66千伏清和变电站一次性通过省公司达标创优验收。
2009年5月到2009年12月,长春供电公司用7个半月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堪称完美的220千伏玉隆变电站。220千伏玉隆变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16项典型施工工艺,新型环保废钢渣压制砖清水环保、防静电、定型模版和“蒸汽养生”等新工艺让这座变电站看起来就像是一座艺术品;玉隆变在省内首次采用进口全风冷变压器,首次采用220kVHGIS产品(户外组合式电气,即,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组合在一起);在国内首次采用66千伏配电装置双列布置方式,比国网公司典型设计标准减少占地面积40%。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了长春电网建设整体水平。公司以突出的设计亮点、优秀的创新成果,连续两年在省公司举办的设计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10年,长春山水66千伏变电站喜获2010年争先创优竞赛“变电工程安全管理流动红旗”荣誉称号。
五年,三届领导班子,巨变……到2010年末,公司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总投资预计完成48.99亿元,长春电网将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7座(公用14座,铁路3座),66千伏变电站214座,66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到12594兆伏安,线路5684.9公里。长春电网日益坚强。
攻坚篇:
“齐努力”抢抓机遇大合作助力腾飞
公司发策部主任汲国江在谈到电网建设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电网建设好比‘啃骨头’,不身临其境很难体会其中的艰难。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这是一个常理,但真正作到“先行”很不容易。项目核准、环境评估、土地征用拆迁等问题,成为困扰长春电网建设的主要问题。”
66千伏柳影路变电站可研长达四年半,合正线建设严重受阻,举步维艰,送出线路不能按时完工导致正阳220千伏变电站建成多年无法投产,炭素、湖西、双泰、山水、广宁等工程项目,就像一个个难以攻破的碉堡一样,横在面前。怎么抢抓机遇,怎么完成规划投资任务,长春供电公司开始了新的思考。
公司总经理赵振伟指出:“建好坚强的电网就是最大服务,只有电网坚强了,才能为地方经济的腾飞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同时,电网建设的推进也有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关注,超常规发展需要超常规的办法。”
“走出去、请进来”,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推进电网建设。为大企业服务!为新兴工业项目服务!为各地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公司领导班子将之视为赢得政府理解与支持的切入点。
公司总经理赵振伟、党委书记辛国良主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先后带领班子成员深入长春各级政府机关及一汽股份、轨道客车、大成玉米等重点企业走访,现场办公解其热点、帮其困难。在全国首开先河,成立重点项目服务推进领导小组,并在长春净月、高新、汽车、经开四个国家级开发区设立重点项目服务推进办公室,抽调各供电分公司精通业务的骨干力量,直接派驻办公,一方面,了解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根据区域负荷变化,参与制定电网规划,调整电网布局;另一方面,将营业窗口前移,直接受理各项办电业务,“面对面”真诚服务。针对长春市滚动实施150个重大项目,1400亿元的工业投资。长春供电公司做到件件有跟踪,件件有排版,长春轻轨三期工程、玉米工业园区建设、汽贸发展……量身定制的服务让长春的用电软环境“很舒适”。
一汽“丰越”项目是一汽集团和丰田汽车集团合资建设的重点项目,总投资40亿元,远期规划年产整车40万辆,并将在主产区周围形成一个涵盖各种配件生产的汽车配件厂集群,这两个数字的概念是:这个项目的引进未来创造的年利税将达到50个亿,“丰越”项目无疑是吉林省“天”字号工程。
一汽丰越项目筹备组综合组负责电力配套工程的任庆春非常感激供电公司:“看到供电公司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我们感到很意外。有什么问题我们都是一起协商解决,他们还对我们内部供电方案提出了很多好建议,近乎苛求的日本投资方对他们的服务都非常满意。”
早在项目筹划之初,该项目能否顺利落户长春的关键便是长春能否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项目开工后,及时完成厂房暖封闭施工、保障冬季室内施工成为当务之急,而确保施工用电工作则成为重中之重,长春供电公司为一汽丰越项目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起早贪黑,仅用9天时间便提前完成送电任务,为项目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得到了项目组、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市政府领导的一致好评。
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主任李相国说:“近两年,一汽扩建工程和引进项目一个接着一个,供电公司在工期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多次主动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了项目如期投产,电力需求到哪里供电部门的服务就做到哪里,开迪、奔腾、速腾、迈腾等经典品牌的相继大批量投产以及丰田等项目的引进供电公司贡献巨大。”
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在长春东部建立长春玉米工业园区、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随着长春地区大型企业东移及九台市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先后有长春聚德隆铁塔、长拖集团、福钢、长春大成玉米等数千家企业落户长春与九台市交界的兴隆山、卡伦地区。该地区已成为长吉一体化重要的支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电力负荷接近饱和,且企业还在不断的进入。更重要的是,该地区正是“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战略规划的腹地。按照国家规划,“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物流大通道起始于此,开放内陆港,建设贯穿长春——吉林——图门江的工业集中带和旅游经济带,需要坚强有力的电源支撑点。
长春供电公司的脚步跟得很紧、眼光放得很远,玉米1号、玉米2号变电站相继投运,220千伏玉隆变精确布局于此,为开发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誉。
企业扩产规模越大,要求也就越高。响当当的大成集团当初投资德惠,提出三个前提:建专线铁路;设高速公路出口;建设66千伏二次变电所。长春供电公司向当地政府立下“军令状”:绝对保证企业顺利开工。德惠农电公司为此投入资金2000万元,提前完成变电所建设,大成领导很受感动。现在,大成在德惠的公司,使当地财政每年增收8000万元。同样,近两年不断壮大的福建达利吉林公司,2009年6月投资近9亿元进行了二期建设,项目的建设神速,长春供电公司是重要助推器。短短几个月,长电人投入1600万元为达利配套建设了一座66千伏变电所,没让企业花一分钱。明年,达利吉林公司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4亿元。
建设蔚山变解决一汽轿车的用电难题,建设福钢变解决企业扩产需求,建设炭素变为新项目落地提供保障……公司的服务确保了更多的企业如期投产,创造利税。亚泰、大成等长春许多大企业,每每通过感谢信、送锦旗等各种方式,向长春供电公司表示谢意甚至是敬意。这是社会对具有垄断色彩的能源供应部门投下的满意票、信任票,弥足珍贵。
与此同时,公司班子成员积极与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土地局等政府部门沟通,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介绍电网现状,宣传加快电网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困难,赢得了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
“供电公司的工作真的很好很到位,我们真的非常感动,也非常满意。”崔杰市长在长春供电公司现场办公时中恳的说道。2009年,长春市政府对长春供电公司进行了政府特殊嘉奖,这在全市企业单位中尚属首家。
政企联动的脚步不断迈进,大合作的格局日渐形成。2008年5月26日,在长春市政府下发的第53次专题会议纪要上,确定将电力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电网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融合。长春市先后出台了《调整电网建设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成立电力联合执法办公室》《电网建设项目征地、动迁补偿参考标准》等一系列支持文件。不仅将电网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重点项目,还特为电风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实施绿色通行证制度——发改、城建、规划、国土、环保、公安、林业、消防等有关部门将简化工作程序,加快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保证电网建设项目按期开工。
2010年4月,公司先后与长春市14个区(县、市)政府签订《关于加快电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举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签订的协议明确了将电网建设的前期工作划为政府职责,地方政府有义务支持并保证电网建设顺利完成;电力企业有责任适度超前建设电网,加快电网建设步伐。这次政企联手可谓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开创了政企信任、共谋发展的局面。
政企联动机制发挥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各级政府按照协议所规定的内容,都成立了各自区域的电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区域电网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电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2009年,市长崔杰、副市长王学战等多位市政府领导相继到公司调研,统筹解决电网建设遇到的问题,各级政府召开了73次电网建设协调会,特别2010年6月3日,崔杰市长到公司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制约长春电网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对与市政府共同设立电网发展基金等问题现场落实协调。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2009年7月,为保证长春市西部地区及时供热,公司联合绿园区政府、市公安局联合执法2次出动警力400余人次,组织施工人员800余人,不分昼夜大干30天,在全省首次采用新式动力伞放线技术加快架线速度,用最短时间在当年入冬前圆满完成了华能四热送出工程建设任务。
2010年10月20日下午15时20分,合正线45号塔零相接地导线被施工人员卸下,历经六年的220千伏合正线基建施工全部完成。由于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线路走廊征地、升空站移址、修改路径、跨越工厂、养鸡场、居民居住房屋、大棚等诸多问题,施工建设多次受到阻挠,严重制约了长春市西部地区用电负荷发展。在市政府领导的协调下,公司联合长春市公安局、绿园、宽城区公安分局、执法局、信访局、拆迁办、卫生局、消防支队、交警支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执法护建,累计出动警力2600人次,防爆特警200人次,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工作,完成了合正线的全部施工任务,正阳220千伏变电站的指日可待。
更多的电网建设项目相继落成,更多的企业实现投产达效,政企合作促进了电网建设,而电网建设的全面提速又为长春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
管理篇:
“全方位”提升质量大发展源自内外兼修
十一五电网建设规模空前,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长电人在公司领导一班人的带领下,提出“两手抓”战略。
长春供电公司总经理赵振伟强调:“坚强的电网,不能光有量的扩张,更应有质的提升”。
为提升公司整体发展质量,长春供电公司制定了两年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发展战略,力争“省内站排头、行业争上游”,公司与沈阳、哈尔滨、大连供电公司首次携手开展“四市对标”,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在全国26个副省级城市指标排名中,四市均有所提升,特别是作为主办方的长春公司收获颇丰。
在优化电网布局的同时,公司全力推进全寿命周期管理,在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上下足力气,高标准完成220千伏西、北郊变电站标准化改造;高质量地开展配电台区标准化建设,提高了配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积极采用绝缘化、无油化、微机化和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目前,长春电网10千伏中压线路477条,回长2817.263公里,配变台数8926台,柱上开并1426台;架空线路的绝缘化率为91.51%,环网率为64.78%,10千伏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达到100%。2010年5月28日,从国家电监会组织的2009年度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上传来佳音,长春供电公司以供电可靠性为99.917%的金牌品质获“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成为吉林省电力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公司不断加大科技信息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获得各级成果奖达5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以上2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被省级以上学术刊物收录的论文50篇。其间,公司坚决落实国网公司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成为首家通过国网公司验收的省会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220千伏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传统生产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研发应用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实时监防系统》,增强了电力设施保护能力。公司相继制定送、变、配各类应急预案186个,应急抢修队伍240人,调度自动化系统、省调DTS系统、保护信息系统、故障录波系统已接入指挥中心,应急水平不断提升。
从今年4月的导线覆冰舞动,到今年8月百年不遇的洪灾;从长春市汽车博览会、电影节、农博会、亚冬会等大型展会经济的保电,到身边发生的每一次配电抢修,长春供电公司都应对得十分从容。
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长春供电公司都在努力承担着电网企业的先行官之责,为长春经济转型贡献着力量。政府的难点、百姓的热点在哪里,供电的服务就伸入到哪里。支持“天网”工程,为全市5000个监控摄像头接引电源;全力配合黑楼道治理工程,“小灯炮”体现“大民生”;大力实施“摘转供”工程和暖房子工程;积极配合长春市政府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和精品街路改造工程,亚泰大街跨解放大路、亚泰大街跨南湖大路、临河街轻轨项目、南部新城乙一路、繁荣路跨伊通河桥等多项涉电项目都留下了长电人的身影.公司努力服务“三农”,投资13.80亿元的农村电网一、二期改造和农网完善工程两轮大规模的电网网改造,使农村电网布局日趋合理,网架结构日趋坚强,2010年长春农电供电可靠率实现99.62%,综合电压合格率实现94.32%。目前全省共三家电气化县,长春地区独占三席,全省共七家农电公司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供电企业验收,长春地区独占五席。
同时,为了给久负盛名的春城增添一抹绿色,公司全力助推“新能源示范工程”,计划至2012年末建设4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3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为汽车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目前,全国首座室内多功能全封闭电动汽车充电站已经在长春高新区落成。与此同时,公司积极传播和示范低碳生活理念,在著名地产楼盘中信城开发建设智能用电小区示范工程,将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家庭智能化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家电的智能控制与远程控制,实现多网融合,实现电费数据查询、停电信息与有线电视对接,拓展远程移动办公缴费网点;大力推广绿色清洁能源,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发展地源热泵、重点推广地源热泵和电采暖。
管理提升带来的是质的飞跃,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殊荣,并成为长春地区连续八年蝉联“市长公开电话标兵单位”、连续三年获得“民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企业单位,长春供电公司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的内涵。
尾声——
领先一步,抢抓机遇,自我加压,是长春供电公司的不懈追求。9月29日,一汽集团公司、长春供电公司“十二五”规划与用电需求对接会上,一汽集团负责人介绍着一汽集团发展的电力需求。“根据我公司电网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有四座220千伏变电站直接为一汽集团本部及汽车
产业开发区供电,总变电容量将达到156万千伏安,220千伏电网共新增变电容量102万千伏安,且220千伏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将显著提高,完全能够满足一汽负荷发展需求。”对接会上,长春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林涛对一汽集团各项用电需求给予明确答复。这次会议,长春供电公司邀请市政府和一汽集团领导到公司,共同研讨长春市汽车产业用电需求与“十二五”电网规划。会上,长春供电公司与一汽集团就电力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是长春供电公司服务一汽集团的又一新举措,这是一次关乎长春汽车工业发展的对话。
一汽集团负责人说:“2009年年初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长春市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对各种动力之源的电力,长春供电公司对一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为更好的掌握一汽集团用电需求,解决一汽发展用电难题,仅2009年长春供电公司走访一汽集团和汽车产业开发区就达到30余次。
从2009年开始,长电人就已经打出提前量,将“十二五”计划的编写工作提上日程。按照大规划、大建设体系的要求,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电网实际运行状况,科学制定十二五电网规划,不断完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功能。2009年11月18日,在长春城市配电网“十二五”规划评审工作会议上,长春供电公司赢得了“十二五”重点城市配电网规划评审组这样的好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被专家组高度评价为“是指导‘十二五’期间长春城市配电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长春“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在众多城市中得分位居榜首,顺利通过了国网公司初审并列入了评优行列。目前,在市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长春供电公司积极争取,将十二五电网建设规划的60.3亿资金增加至100.9亿元。长春电网建设资金的大力投入,为长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伴随着电网建设的铿锵步伐,长春必将会有更多的数字被改写,长春电网也必将成为撬动发展的杠杆,为这座城市注入更为充足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