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电厂的理想和机遇
——科远股份成功上市暨辉煌十七年客户年会
之“热工自动化技术论坛”
热工自动化技术论坛特邀嘉宾: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国家级专家 许继刚
中电联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孙长生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健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张静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国耀
论坛主持人: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电控室高级工程师 王建军
王建军(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在这主持热工自动化技术论坛的座谈部分。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数字化电厂的理想和机遇”。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化领域也有了空前发展。我们想通过今天的论坛,对热工自动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沟通和探讨。
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热工自动化领域的各位专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观点。首先,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嘉宾,在热工自动化领域有着非常深的造诣,他就是国家级专
家许继刚先生。第二位嘉宾是:他在汽轮机控制领域有很多研究成果,这就是来自南京汽轮机厂的张静主任。第三位嘉宾,来自电力设计院,他在火电厂热控设计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他就是来自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的主任工程
师王健先生。第四位是来自中电联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电力事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孙长生先生。最后要介绍的这位嘉宾:他十多年前怀着创业的梦想,离开了学习工作近二十年的东南大学,他是带领科远股份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公司带头人,他就是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国耀董事长。谢谢各位的光临!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国家级专家 许继刚
中电联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孙长生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王健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张静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国耀
论坛主持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电控室高级工程师 王建军
王建军(主持人):我们知道,分散控制系统出现已经有三十多年,电厂采用分散控制系统也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现在有请各位专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许继刚: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分散控制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从控制系统的规模、应用范围、可靠性、精度、速度等各方面,基本满足了我们火电行业发电控制的需求。但是人无完人,事无完物,所有的设备都要发展,要提高。如果说DCS还要怎么发展的话,当然从它的硬件、软件和它的平台,各个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今天不说硬件、软件,而是从它系统的构成上分析:
1、首先从最上层人机界面上说,我觉得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应该注意对画面的优化,怎样才能便于用户使用。像报警的优化,尤其像操作指导功能,这是咱们运行人员最需要的功能,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数据层:DCS数据的可用性,尤其是二次参数还是个问题。一次参数是直接测量过来的,它的可用性和精度都能够满足要求。通过对一次参数的整合和处理所形成的二次参数,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给我们的运行人员提供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在二次参数的可用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3、控制层。现在控制器的性能越来越强,在精度和速度方面都有提高,这对于像汽轮机转速控制这样的快速对象非常有帮助。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需要快速响应的回路,从节能减排角度来讲,需要复杂的现代控制算法,来提高效率、降低排放,这都离不开控制器性能的提升。
4、设备、元件层。大家知道DCS的施工需要大量的电缆,相应的桥架,施工量都很大。如何简化现场设计,使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相结合,提高DCS整体的协调性,这些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整体上说,目前智能电网炒得很热,但我们的数字化电厂还没有真正开始,但作为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下一阶段可能会提到。
王健:接着许教授的话题,谈谈我个人的想法。DCS系统自进入我们国家以来,简单的DAS系统、闭环系统发展到目前的全功能DCS。几乎所有规模的机组基本上都是由DCS来控制。应该说,DCS对我们国家整个电力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从DCS的应用角度、从用户角度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目前从事自动化系统的一些人员、甚至有些领导,在意识上重硬件轻软件。对于软件优化控制这一块,相对来说强调得比较少。已经应用了优化软件的电厂,总结得也很少。实际上,对于DCS来说,硬件只是完成功能的基础,软件才是显示水平最出彩的地方。
二、现在“现场总线”的概念非常热,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主流的几大系统包括科远DCS基本上都有现场总线的接口和功能。相对来说,支持现场总线的现场设备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三、另外,从便于维护、降低成本角度出发,普遍都有控制系统一体化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难能够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DEH、MEH、ETS等比较特殊的功能面上。
张静:我从事汽轮机控制专业已经二十多年了。DCS进入我国有二三十年,而DEH是将DCS应用到汽轮机控制方面的一个特殊应用,是比较专业的应用,与对象的结合非常密切。DEH是我们从西方引进的概念,但在具体应用时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三个字——快速性。从控制系统的角度来说,时间常数很小,DEH必须具有相当的控制速度,才能够保证汽轮机转速控制的稳定性、可靠性。
孙长生:我从各位专家讲话中很受启发,我主要想讲一点:控制系统发展这么多年以来,特别是国产DCS进入该领域后,整个DCS的价格下降很多。但是价格降下来以后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下降。最近我在写一本书——《关于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故障分析》,收集了很多案例。从这些案例中我发现,随着自动化的发展,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还有待于厂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保证在电厂使用得可靠。
王建军(主持人):谢谢。刘总有没有补充的?
刘国耀:我大概补充两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从六十年代初的DDZ I型仪表,到六十年代中期的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DDZ II型仪表,然后到七十年代的DDZ III型仪表,到后来我们DCS的研发和应用。从产品升级换代的角度讲,一般的趋势是升级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但是我觉得从DCS的发明应用到现在,时间太长了,应该有些变化。
二、我始终认为从单元组合仪表或者单回路调节器发展到DCS,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DCS在电厂的影响并不是一个热控设备的升级换代,而是对整个电厂的运行、管理、检修,包括人员配置,岗位设置等,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我们国家的使用习惯来讲,我感觉现在有个不好的趋势。DCS项目基本上是按照I/O点数、操作员站等,简单地将系统连起来,没有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在电厂的动态特性、锅炉的动态特性、汽机的动态特性以及先进控制算法、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不论是国内的DCS供应商还是国外的DCS供应商目前来说做的还不够。
王建军(主持人):刚才,各位嘉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我们精彩的阐述了目前DCS行业里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讲的很透彻。我们知道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由液压调节系统发展而来的,也就是从原来的单独控制逐渐与主厂房的控制系统进行融合产生的。目前很多电厂都采用了一体化方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DEH肯定会对主厂房的DCS或者控制系统提出很多要求,张主任您针对这个要求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
张静:电厂一体化这个思路很好,有利于整个电厂的运行、维护和培训。但在开发客户需求方面还是考虑的欠缺了一些。目前无论是国外或国内通用的DCS系统在满足DEH需求方面,效果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极端工况下,包括孤网运行时,DCS的响应周期无法满足控制要求这个问题更加明显。从我们工程实践角度来说,目前由两方面问题造成的:一个在软件逻辑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另一个是DEH的硬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王建军(主持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得具体一点,您现在对我们热工自动化的设计规范中有关DEH部分有什么建议或看法?
张静:总的来说,我们是面对用户的,标书里有很多规范书,感觉目前国内规范采用的也比较多,上个月我与美国的一个HI标准协会委员进行技术交流的时候,感觉国外的技术标准分得比较细,更新速度也比较快。
王建军(主持人):说到规范的问题,我知道电力行业有个DEH的验收标准,我想请问许教授,我们以后可以参照这个标准去写DEH规范制度之类的吗?我们在规程规范DEH这一块有什么打算?包括已有的和未来要出的规程规范。
许继刚:我认为验收与招标还是有区别的,招标是从指标、配置、功能等方面考量,验收只是抽取局部,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将来国家还是要重建体系标准,更全面和细化。电力行业标准的管理改革以前集中在电科总院,改革以后都集中在中电联。最近又有变化,有关设计方面标准,又回到我们电科总院,由我们负责电力行业的设计标准。水科院负责水电方面的设计标准,其余的还留在中电联,负责管理体制。像电力行业里,标书方面是没有标准的,只有具体保护的、检测的标准。
王建军(主持人):刚才我们讨论了汽轮机DEH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和一些与规范相关的问题,现在我们回到主厂房机炉控制系统。以前对火电厂优化控制方面的各种书籍、论文非常多,真正有哪些在电厂实际运行中能发挥作用的?下面我们选择几个方面和各位嘉宾探讨一下。例如,比较典型的汽温控制,汽温控制关系到整个机组的安全和效率。请问孙老师,现在电厂里面调节回路的投入情况?
孙长生:从我们浙江省与外省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来看,对于汽温调节系统运行得不是很理想,汽温控制在某些方面还不能满足我们机组自动控制的要求,这里的风险主要有:
一、我们现在的控制系统在控制逻辑方面还存在一些隐患,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一定会出现故障,运行很正常。但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一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可能汽温控制会出现失控的现象,甚至导致机组跳闸。
二、常规控制方式在汽温控制方面有时候很难满足机组的实际要求,这涉及到几个方面:一个是国内机组的运行受到煤质变化的影响,一个控制系统调好了,过段时间控制系统运行品质就不行了。
三、汽温控制调节不好与被控对象的可控性有关,比如阀门的特性会影响到汽温控制。有些电厂在控制汽温的阀门特性方面了解的不多,有些阀门在运行的一开始是好的,但过了没多久阀门特性就变了,电厂只知道阀门不好,却不会进一步分析阀门不好的原因,缺乏进一步的思考。
四、优化软件到底能取得怎样的效果很难说。今年有个计划,想对全国发电厂有关优化软件的运行情况做个全面的调查。
以上讲的问题带来总的问题是各电厂的自动投入率不高,有的自动甚至投不上去。有些集团公司把自动利用率、投入率定到100%,这肯定是作假,否则达不到100%。
王建军(主持人):确实在调节这一块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其实在电厂运行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设备和系统发生异常的时候,怎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由于我们系统数据量很庞大,得出的数据不加筛选和优化组合,很多报警信息泛滥成灾,对此想请王总为我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健:热工报警是我们热控自动化里面涉及的一个内容,从模拟仪表过渡到数字仪表,现在的报警全部都集中在DCS里面,还有少量控制盘上面。主持人提到的这个问题也是电厂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设计院在做设计的时候没有做任何一个闭锁。一旦停机或出现故障,所有报警信号全部出现在画面上,给运用人员带来一些困惑。我曾经在八九年前提到过关于热控信号的闭锁问题,从技术上来说这是没有任何困难的。比如说泵的出口压力低,我就用泵的启停进行闭锁。到目前为止,我们工程上没有这种做法,从目前的规程规范要求上也没有进行闭锁。目前各家DCS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主要考虑到负荷率问题,他们也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孙长生:我补充一点,电厂运行要做好反事故措施,就是故障应急预案,事故处理好坏与故障应急预案完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我分析了国内的有些机组的爆管或者汽轮机大轴烧掉等,这跟预警应急预案不完善是有关系的。电厂应该针对不同的事故,制定不同的预案,并进行反事故演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热控系统不出故障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定不同的预案,这样在遇到故障的时候会处理得更好。
王建军(主持人):这些和DCS提供的操作指导说明有什么联系吗?
孙长生:预案的内容和DCS的操作指导是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操作指导能更完善,说明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操作,这样会避免很多的问题。对热工来讲是预案,对整个系统来说就具有操作指导性,这实际上是一回事。
王建军(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给我们指出了热工自动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行业中的每个从业人员需要注意和为之努力的地方。了解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热工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呢?进入我们今天论坛的第二部分——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和未来,对此请各位嘉宾能为我们作个展望。
许继刚:我来抛砖引玉,这个话题实际上是个很宏观的话题,讲热工自动化发展,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首先热工自动化是为了电厂服务的,服务对象的发展将促进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其次是热工自动化技术本身的发展。
一、从服务对象方面来说,目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大方针指导下,国家能源结构正发生着调整,其中非化石燃料的的使用是以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节能减排是我们将来的必经之路。
从能源本身发展来说,一个是常规化石燃料的发展,我国从最早的亚临界到超临界到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发展是很快的。但最近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又有些落后,如德国、美国、日本都已经开始TS计划,上个星期国家电力局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提出一个思路和方案,即如何在中国开展TS计划,目前是我在组织这个事情,包括为国家组建一个方案确定技术路线的方向,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等。这是最近几年,至少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在国内发展TS计划,即一个超高参数的机组。参数提高以后,检测手段、仪表、锅炉形式都会随之改变,控制的思路和模型也都要调整。这是由TS计划引起的发展方向的变化,当然其他还有节能减排、封存、脱硝、脱汞等,随着工艺本身发展而引起的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发展。
另一个是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国家很多次提到的新能源产能过剩,这实际上讲的是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能过剩。实际上太阳能热发电,不但没有产能过剩,而且是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事业。目前组建了一个光热产业联盟,我也参加了其中的工作,把国内从设计、研究、制造、运行等各有关企业都集中到一起,如何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做一些技术创新,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使太阳能热发电能够大面积推广。太阳能热发电也能带动控制系统及仪表的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的控制要比常规电厂的控制复杂的多,有很多例如阴天模式、雨天模式等,还有例如能量如何储存,将来怎样接入系统等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他还有一些主要的非化石能源的利用,例如生物质的焚烧。国内也有很多生物质能的运用,但规模都很小,锅炉很小,只是秸秆燃烧,很简单,不如国外生物质燃烧发展的水平。
除此以外,还有地热发电、余热发电、余热利用等能源利用,从战略角度来讲,国家以后会用到可燃冰、核聚变;
二、从技术本身专业发展的趋势来说,刚才提到的一些问题中就隐含了这些趋势,难题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可能还有以下四个方面:
1.现场总线技术:提到热工自动化,给人的感觉就是电缆很多、施工量很大、很复杂。现场总线的应用,从最早玉环电厂局部的应用,到南京这边华能金陵电厂和东北的九台电厂的大规模应用,应用效果还是不错的。以后如何再推广,我们下属的华北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将来这一块肯定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技术越来越先进的。
2.无线技术的运用:现场总线虽然减少了电缆,但还是有电缆。无线通讯技术在别的行业已逐步有所应用,但在电力行业对此关注比较少,所以大家将来可以多关注怎么做无线的技术,这是另一个发展趋势。
3.优化控制:为了适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将来如何实现优化控制,即优化软件的使用是很重要的。我国对优化软件的使用从最初直接引进国外产品到国内高校联合开发应用,评价是很高的。但毕竟跟燃烧的煤质等其他因素紧密相连,因此会觉得优化软件华而不实。但优化软件确实对节能减排是很有效果的,以后使用会越来越广泛,如何做好优化软件,是DCS以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4.数字化电厂:要实现数字化电厂,但它具体是什么概念没人说得清楚,最近智能电网炒得很热,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和总理温家宝也提到一个物联网的概念,其实数字化电网也只是物联网在电网中的应用。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大家对智能电网也非常重视。电厂下一步要怎么弄,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化电厂的层面上了,智能电网和数字化电厂相对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王健:目前我们听到的对于数字化电网的概念炒得很热,现场总线能不能取代DCS,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场总线还有自身的一些缺陷。DCS硬件、软件需求比较多,现场总线现在提的也比较多,无线技术也是个热点,管控一体化也是热点。
王建军(主持人):的确,现场总线将成为DCS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刘国耀:技术的进步仅能带来产品作为工具性质的变化,从客户层面来讲,现场总线对电厂带来的变化,就像DCS取代常规仪表一样,会对电厂的管理、运行、组织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我们的认识是,采用现场总线会对将来的状态检修带来一些影响和变化。
王建军(主持人):请问王总,国内第一个全面采用现场总线的项目由贵院设计的,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项目采用现场总线的情况,目前使用效果如何?
王健:科远NT6000系统已经运用到现场总线,我们院里已经做了三个:
一个是巢湖电厂的两台60万机组,化学水处理系统,这个处理系统包括了现场的所以控制对象,电动阀门、执行机构,只有少量开关是在外面。这个系统已经投运两年了。
第二个是华能金陵电厂,它作为2007年华能集团公司百万机组运用总线的一个试点,功能、范围覆盖了全厂。主厂房里面除了FSSS、DEH、ETS、MEH这几个系统以外,其他都是用的现场总线,当然这里对主要的电动机还是采用了硬接线。对辅助车间来说,除了除灰辅助系统以外,其他的也都是采用的现场总线。百万机组的I/O点数大概在12000点左右,主厂房里面使用现场总线,总的对象是990几个,I/O点数大概是6200点左右。
第三个就是我们最近在做的,大唐南京下关电厂两台66万机组。是用科远公司的NT6000来做的,他是在废水系统里使用的现场总线,主要的对象是电动机、电动阀门,还有仪表。
我再补充一下现场总线的好处,电缆大概节约了2/3,目前到主厂房里基本上看不到电缆,看到的只有总线电缆和电源电缆。
王建军(主持人):我想今天在座的各位一定和我一样,从各位嘉宾的发言中都受益匪浅。同时也感谢科远股份为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接下来请各位表达一下对科远将来发展有哪些建议和祝愿。
许继刚:首先我感觉科远股份从上市以来,既有宏图之志,又能立足脚下。他们已经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制订好了美好的蓝图。我也相信科远股份一定会在刘总的带领下建立一个强大的自动化帝国,对此我深信不疑。在此,我有三句话要送给科远股份:
第一句话,我希望科远股份能够立足控制系统,向上开发信息化系统,向下开发仪表和专用系统,既有看家本领的拳头产品,同时又有新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
第二句话,从应用角度来讲,目前科远在火电的发电行业已经占有很大的市场,立足火电行业,开拓电网及其他的行业,包括电网、石油、化工、煤炭等等,成为一个公众化程度更高的行业品牌;
第三句话,从市场来讲,我希望科远股份能够立足国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从火电的小品牌成为国家的大品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最后成为像ABB、西门子这样的国际跨国公司。
王健:我理解的控制系统是个上面的、中间的、下面的,他们把上中下都说完了。我们也是看着科远公司从小到大,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我对科远股份有一个建议,从目前电厂现场总线的应用情况来看,最大的难处是现场的设备几乎没有可选的。结合科远股份的产品,DCS有了,执行机构有了,而且是带现场总线接口的。希望科远股份继续为我们在DCS开发、应用、设计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我们电力行业提供更好的产品。
孙长生:科远股份发展推动信息化,信息化发展促进科远股份发展。一个公司的发展与掌握的信息量有很大的关系。科远股份最大的特点是服务好,我在浙江省或外省总结下来科远股份有两个闪光点:一个科远股份的系统故障率在全省统计下来是比较低的;另一个就是服务迅速、及时、到位,这是科远股份在浙江省几个用户厂家受到欢迎的原因,希望科远股份在这些方面能继续保持!
张静:我们南汽与科远股份距离较近,合作起来比较方便,其中科远的服务是我们第一认可的,质量也很好。所以我们希望科远股份以后的发展就是让客户就希望使用科远的产品,在软件、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是最好的,这是我们期盼的!
王建军(主持人):现在随着超超临界机组的日益增多,那么我们热工自动化面临的技术升级和变革。我们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请问刘总科远股份将如何面对市场的挑战呢?
刘国耀: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很笨的人,往往有些“死脑筋”——公司发展17年来,我一直将公司的业务局限在热工自动化和电厂信息化。我总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我们成为行业里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的公司,目前公司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实现的手段通过三个经理构成一个稳定的铁三角:客户经理主要负责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发现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的价值;产品经理负责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相应的产品,我们通过和汽轮机厂合作中发现,将转速控制好是对产品有很高要求的,不论是国产、进口,还是DCS或PLC都是没有办法真正满足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试系统的要求,或者说用这样的系统勉强运用之后,做出来的品质根本无法跟505相比较。因为我们电厂大部分功能都是热工过程,所以我觉得要有一个很强大的产品经理,今后我们要沿着技术路线开发现场总线,故障安全型的卡件,以及三重冗余的控制器;第三个方面就是行业解决方案,就是我们面对客户的项目经理,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研究电厂的供电对象,研究锅炉的动态特性、研究汽轮机的动态特性,包括许教授讲到的很多新能源的工艺过程的动态特性。我只有将这些研究透了,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新的控制算法,用现代控制理论将它做得更好。我相信以我们目前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电气工程学会统计的数据,市场份额还很小,大概只有6%左右,我完全有信心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从跨国公司手中夺回若干个5-6%的市场份额,这是我们的一个既定发展目标。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欢聚一堂,我们已经成功登录A股市场,我这“死脑筋”也会有新的变化。我们将采取收购或兼并的方式,发展一些新的自动化行业。我们不会用我们现有的人员做其他行业的自动化,我们会组建一个新的团队,从事例如光发电控制系统,或节能减排等领域的自动化。无论如何,我们将始终秉承我们的专业理念——科学求实,精诚致远。谢谢大家!
王建军(主持人):通过刘总的发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远股份发展的思路,给与股民很强的信心。最后请各位专家用一句最精炼的话寄语科远股份!
许继刚:科远股份是个冉冉升起、熠熠生辉的新星,希望这颗新星成为一颗恒星,星光更加灿烂和夺目!
王健:祝愿科远股份在新的征途上创造新的辉煌!
孙长生:希望科远股份更上一层楼,走向世界!
张静:希望科远股份能够继续发扬自主创新,真正做成国际一流的自动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