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事物往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质疑,风电产业也同样莫能例外。
前一段时间,有关风能、太阳能的‘产能过剩说’引起的争执与讨论,占用了会议的很多时间及刊物的很大版面。在大家的意见逐渐归于一致或者过剩之说降低声音之后,‘形象工程说’又出现在大家眼前。
和‘产能过剩说’出现在政府产业指导文件中所不同的是,‘风电形象工程说’出现在广受关注、为全年工作定调的两会期间,一时间,行业内外又新增了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至今,“形象工程说”仍被吵得沸沸扬扬。难道风电项目真像说的那样是“形象工程”?风电产业急需要“面壁思过”?
形象工程说被炒热 风电产业需“面壁思过”?
起缘:风电“形象工程”说
释意:所谓形象工程是某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和小团体标榜政绩的工程。形象工程已经演变成贬义词。
形象工程说被炒热 风电产业需“面壁思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事例:工信部副部长苗圩3月7日在参加湖北团小组讨论时语出惊人,他认为我国风沙伴存,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合我国国情,而国内纷纷上马的风电项目多是形象工程;而国外有风地方没有沙,比如说是海洋风。我国是有风的地方就有沙,风沙对风力发电设备磨损非常厉害。现在风能发电风机应该是20年的寿命,但是如果有风沙的侵蚀寿命还到不了20年。再过5年,寿命肯定要出问题,特别是甘肃那个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反响:苗圩副部长剑指风力发电多为形象工程,一语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众人认为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在所难免,但被扣上形象工程的‘帽子’,未免言过其实。针对舆论提出的公开批评,从政府到企业,从官员到企业家,各方对这一说法均提出反对意见,并做出回应。
慧聪网上有关“形象工程说”的文章也倍受关注,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表评论者与日俱增,风电形象工程被炒热。但风电“形象工程”并不是一句话就能判定的。
判断:风电“形象工程”
风电项目是不是“形象工程”,并不是你长我短,喋喋不休的争论,而是应该让实践来检验,要把评判的主动权交给大众,把调整的主动权留给决策者自己,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毕竟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形象工程说被炒热 风电产业需“面壁思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判断实质
看项目能不能产生效益:目前国内风电产业整体水平依然较低,技术瓶颈尚未真正突破、电网设备依旧相对落后、风电并网技术规范等仍然缺失。但问题是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对于风电这种刚刚在国内兴起的产业来讲更要如此。单纯追逐规模效应,不仅不会推动产业的整体进步,相反,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并沦为真正的“形象工程”。能否产生效益是评定“开象工程”的一个标准,但无论规模多大,在效益上是向上的,则不能说是“形象工程”。
不拿低碳经济来标榜:让低碳经济真正低碳,除了克服技术难题,还要尽快掌握减缓风沙对风力发电设备磨损的核心技术、彻底解决多晶硅高能耗和高污染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理念,否则,堕入形象工程或者“唯增长论”就几可用宿命来形容了。
风电项目是否是“形象工程”需要细细观察,我们不能枉做定论,但风电“形象工程说”让风电行业再次“火”了一把,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风电产业去。
热议:风电“疯了”?
形象工程说被炒热 风电业急需“面壁思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近年来作为清洁能源的风力发电受到了各方的追捧。中国的风力发电发展速度更是如同吃了激素的青春期少年,开始了”疯“长,其增长速度让世人侧目。
放眼全国,各地也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风电,亚洲最大风力发电厂的头衔正在不停在各地传递,最早内蒙的风力发电厂是亚洲最大的,后来被新疆取代,不久前又被上海取代。可以不无夸张的说,风电真的有点“疯”了。
然而,我们也看到一种现象:风电产业规模越大,质疑和非议的声音似乎也越大。就像刚才说的风电场是形象工程、风机大多在“晒太阳”、风电“疯了”、风电产能过剩、风电不稳定是垃圾电等等。
但每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平坦的,受到质疑本是很正常的事,有争论是好现象,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也是风电产业越来越好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承认,风电刚刚起步,其中必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风电悲观发展:面临尴尬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器重”。在我国,风电就像一棵幼苗,我们在为风电迅猛发展而欣喜之时,更需要重视它成长发育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拔除阻碍它生长的杂草,帮助它更加健康成长。
形象工程说被炒热 风电产业需“面壁思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风电尴尬:风电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光鲜的数字,但在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则是国内风电产业面临的多重尴尬。在“跑马圈风”导致风电装机容量大幅膨胀之时,据统计,全国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另外,大量企业蜂拥而至,导致风电设备产业被指有重复建设倾向。在能源危机日益突出的今天,顺应潮流大力推广风电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对于风电这种刚刚在国内兴起的产业来讲更要如此。然而,目前国内风电产业的现实情况却是有条件的省市在上项目,不少不具备条件的省市也在牵强上项目,背后的挡箭牌都是积极推广和发展新能源产业。
或许,发展风电产业出发点并非是做“面子工程”,但在产业整体水平依然较低,技术瓶颈尚未真正突破、电网设备依旧相对落后、风电并网技术规范等仍然缺失的状态下,风电项目被怀疑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风电瓶颈:多位风电业内人士均表示,受电网瓶颈影响,风电厂发电不能送出或送出受限,是导致风电难上网和丢失的重要原因。在风电上网电价的平均水平仍然偏低、大部分风电企业处于保本或微利状态下,停机对其效益影响极大。电网对风电发展的限制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瓶颈。
乐观发展:风电成潮流
众所周知,能源紧张,尤其是煤电资源紧张,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躲不过去的一道难题。同时,主要以煤发电的电力结构又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力发电采用的是清洁发电方式,走的是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应该大力发展的正确方向。不会因为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就急忙去批驳或叫停。且风力发电不仅环境友好,可再生,而且成本低、建设周期短、不存在燃料限制,是新能源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有望成为主流电源之一。
且风力发电是一种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中国风力发电已经开展了多年,随着中国能源环境的变化和风力发电产业的成熟,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风力发电将呈现出新的面貌。
形象工程说被炒热 风电产业需“面壁思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风电转变:随着现代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风力发电机组正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大体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陆地风力发电,其方向是低风速发电技术,这种模式关键是向电网输电。另外一种是近海风力发电,主要用于比较浅的近海海域,这种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风力发电场的规划和建设成本,但是近海风力发电的优势是明显的,即不占用土地,海上风力资源较好。
成熟的风电: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要更加成熟、成本也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在过去20多年里,风力发电技术不断的努力取得突破。正是因为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风力发电机组也将越来越便宜与高效,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后,基础设施的成本就会相对的减少。随着基础设施成本的减少和开发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项目开发的成本也得到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的改进也会减少对运行维护的平均成本。
风电成主力:风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风电将成为第二大主力电源。
海上风电盛行:海上风力发电已经悄然兴起并且将会成为重要能源形式,海上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广阔平坦的区域,从而使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成为最近的研究和应用热点。随着风力发电的不段发展,陆地上的风力发电机的总和已经开始趋于饱和,那么就需要我们开发新的能源形式,海上风力发电场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新的重要能源开发项目,同时也是风力发电的开发重点。不仅在中国是这样,海上发电也是近年来国际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新领域,可谓是“方向中的方向”。
风电成潮流:风力发电不仅仅为人们提供电力,同时它也伴随并且促进着经济的发展。风力发电整个过程都不产生任何污染,它既可以为人们提供电力,又可以减少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起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作用,是真正的绿色能源。风电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风电前景是广阔的,虽然风电“幼苗”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但是我们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它旺盛的生命力给了世人无限的希望。请给予它更多的培养和呵护吧,将来它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