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名字叫高塍,是个连县域地图也不屑一顾的小山村。村东头的大樟树倒是两个大人合抱不住,怕是有三百岁的高龄吧。它如果能摄像的话,记录小村六十年来的变化,肯定是天翻地覆,绚丽多姿。
解放前的故乡,人不满百,贫病交织,数十间东倒西歪的土砖房挣扎在风雨飘摇之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雇农一半居多;睁眼瞎的文盲比比皆是,小学生都成了海里捞针。霹雳一声震天响,人民翻身得解放,故乡从此春风雨露,迎来勃勃生机。
如同全国亿万农民一样,故乡人告别了压榨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成了土地的主人。他们满怀着翻身的喜悦,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着意运作,过上了殷实的日子。只不过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故乡的农业发展才似蜗牛爬行般缓慢。但文化教育还是有长足的改观,五十年代的小学毕业生,六十年代的中学生、中专生象征着故乡的新生,在方圆十里八村绽放着异样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后,故乡象十八变的女子,一年一个模样。衣着早已远离了补丁的年代,时髦新装,触目可见;男男女女,衣着光鲜;老老少少,打扮靓丽。日常饮食,鸡鸭鱼肉不当作珍馔佳肴,绿色食品才是健康的保障。以前吞糠饼,吃薯渣,咽野菜,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历史再也不会重演,而讲究卫生、搭配营养已成了故乡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故乡人的饮食,也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
栖身之所更是代有长进。五十年代的土砖硬墙房,六十年代的土砖木架房,七十年代的青砖门面房,八十年代的青砖白瓦房,九十年代的钢筋混凝土房,新世纪的别墅小洋楼,这不同年代的住房在陈述各自的历史,在展示着故乡的变迁。如今,村民大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别墅楼,享受着新世纪的幸福时光,过上了都市人一样的生活。
路况的改善,一个字:爽。红壤土质的小山村,多年让村民尝够了“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的苦头。曾几何时,进村阡陌道,上街田塍路;出行难,村民叹。如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村东村南两条水泥大道直通县城,到哪里都方便快捷,畅通无阻。走在阳光大道上,村民们是喝了蜜糖甜在心。
五十年代人们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作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早从憧憬变为现实。故乡与祖国同步发展,现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电视电脑成了村民的最爱。“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部电脑可把世界风云尽收囊中。如今,村民也能够站在家门口,胸揽全世界,他们变得心明眼亮,心胸宽阔。哪里有科学种田的新经验,哪里有发家致富的新信息,他们都能及时捕捉,拿来使用。故乡成了小有名气的蔬菜专业村,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大家都开足马力,你追我赶奔上了富裕之路。
值得浓墨一抹的是改革开放后,故乡在教育上仿佛挖到了金矿。不到二百人的小村竞然出了二十多个本科生,其中有八个硕士生,一个博士生,一个留学生。这在我村四百多年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创举,也成了方圆十里声名卓著的文化村。村里后生的素质提高促进整个村民素质的提高。如今村里建起一个文化活动室,村民们再也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更有了自己充实的精神世界。晚饭后,他们不约而同来到这里,看看报,读读书,吊吊嗓,松松筋;或交流致富经,或拉拉家常话,或讨论村里发展规划,或关心国计民生大事……日子过得像城里人一样有滋有味。
解放六十年,故乡天天变,变得游子不敢认,变得人见人爱。连村东的大樟树,都枝繁叶茂,焕发出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