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常州公司变检大二次检修三班“三节约”
本网讯通讯员黄伟民报道今年8月中旬一次突如其来的大雷暴,造成常州35千伏前黄变电所部分主变继电保护装置严重受损,其中有15套面板插件急需更换。但由于这些装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老型号,原先生产厂家四方公司在仓库里翻箱倒柜,也只找到6套。这时,负责抢修的常州供电公司变检大二次检修三班班长徐建平,打开“保护设备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居然在库存家底里,找到了9套这种老型号的装置,立马解了燃眉之急。
变检大二次三班担负着32座35千伏至220千伏变电所的二次设备大修维护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他们感觉到,现在变电所的设备更新很快,而许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设备,还在变电所运行。因而这个班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好的习惯,每次变电所技术改造完成后,都要将换下来的旧装置进行仔细检查,有用的,都要拆洗一下,归好类,留作备品备件,以备不时之需。班长徐建平说,公司开展“三节约”活动以来,他们班对生产资料的精打细算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在变电所技改中退役下来的小至一根螺丝,大到电流电压互感器,只要能用,他们都不轻易丢弃,尽量使其重新“上岗”。现在他们班仓库内的这种旧备品备件,占到整个库存的四分之一,价值20多万元。
在修旧利废工作中,他们班研制开发的“保护设备基本信息管理系统”,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5月对220千伏滆湖变进行大修时,他们将部分换下来的旧设备放入仓库,并输入系统内。检修一班今年初在对500千伏武南变检修时,恰好需要这种型号的装置,一班从系统内查阅到三班有此备件时,内部进行了调配,既节省了近10万元的资金,更避免了老型号配件无处可觅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