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总要经历若干次转折。道路往往是曲折坎坷、荆棘丛生,一帆风顺是极少的。但是,逆境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和品格。”这是新近调进华中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电力系工作的潘垣院士在自述中说的一段话。
采访潘垣院士颇费了几番周折,一是他实在太忙,二是他说自己初来乍到,实在是没什么好写的。历史属于过去,他想抓紧时间好好地为母校做点实事后再谈。其实风雨兼程40年,始终以满腔热忱献身于受控和聚变事业的他,所干实事又岂是一纸薄文所能言尽。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我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及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他主持过三套核聚变装置研制和另一装置升级改造;他将核聚变技术成功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由他负责完成的大型发电机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等成果已在电力工业广泛推广;他负责完成的303实验电磁炮受到军方高度评价;他曾获国家一等奖1项、院部委奖8项、专利6项;他已培养了12名博士、16名硕士……
正如潘垣所说,成功的道路曲折坎坷、荆棘丛生。潘垣出生在一个颇为殷实的中医之家,但两负丧父,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他的童年是在战乱逃亡中度过的。祖父、母亲和他,老少三代,鳏寡孤独。在那穷乡僻壤的鄂西山区,生活全靠年幼的他帮母亲种菜、磨豆腐糊口。为了节省,他常以柴炭为笔,大地为纸,从不虚度时光。苦难的童年培养了潘垣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的禀性。
1945年,潘垣回到了故乡宜昌。壮丽的三峡和奔腾的江水,以及老师讲述的有关萨凡奇(一位热心三峡水电工程的美国水利专家)的故事和未来三峡电站的宏伟蓝图,在潘垣纯真的心灵中,一个美好的憧憬油然而生,这也成了他后来报考电力系的主要动因。
1955年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毕业生后,潘垣被分配到电力系统。三年后,他有幸被选入我国著名的原子能研究所,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核聚变能的磁约束技术及其应用。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潘垣不知疲倦地工作、如饥似渴地学习,为他后来的成功写下了关键的一笔。
如今,40年过去了,从成长到成熟,恰是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发展的40年。而回首时最让潘院士难忘的还是鏖战在451工程的那段岁月。那正是三线建设处于高峰时期的70年代,在大西南山区,无论是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还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建设自己的核聚变研究基地。在既无外援、又缺少资料的情况下,一伙人硬是靠着志气、智慧和干劲,白手起家,研制出了我国首台大科学工程规模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
作为华工校友,潘垣院士为华工大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70年代初,在他的帮助下,华工大得以参加451工程的科研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电工学科;90年代初,又是他牵线搭桥,使华工大参加了电磁炮的研究;今年4月,他还受聘为华工大的正式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如今重返喻园,年逾花甲的他犹壮心不已。他说,他要使人生的最后路程更加充实,除关注聚变前沿研究外,将更侧重聚变技术的开发应用,以服务于祖国建设。
面对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聚变能,潘垣院士时时告诫着自己:生命不息,奉献勿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