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下午5时,当徐州供电公司承建的浙江丽水500千伏双瓯线三座铁塔上的线夹、间隔棒等附件全部安装、五座铁塔的导线牵引线全部架设完毕之时,赵昌新欣慰的舒了一口气。此时,夕阳正艳,苍茫的龚山诸峰,银色的铁塔在落辉的映衬下挺拔而多情,像那些出色的抗冰抢险突击队员。徐州送变电公司副总经理、抗冰抢险现场指挥部成员赵昌新正是这些队员中的佼佼者。       是英雄,就有用武之地   知识和经验,必须用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成为生产力。1996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的赵昌新,在13年的送变电工程中,善于在复杂的环境

首页 > 综合 > 正文

赵昌新:英雄无语

2008-03-03 11:05 来源:江苏省电力公司 
  2月29日下午5时,当徐州供电公司承建的浙江丽水500千伏双瓯线三座铁塔上的线夹、间隔棒等附件全部安装、五座铁塔的导线牵引线全部架设完毕之时,赵昌新欣慰的舒了一口气。此时,夕阳正艳,苍茫的龚山诸峰,银色的铁塔在落辉的映衬下挺拔而多情,像那些出色的抗冰抢险突击队员。徐州送变电公司副总经理、抗冰抢险现场指挥部成员赵昌新正是这些队员中的佼佼者。

      是英雄,就有用武之地
  知识和经验,必须用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成为生产力。1996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的赵昌新,在13年的送变电工程中,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在千头万绪的施工中选择科学的最佳方案。他认为,是英雄,就有用武之地。

  与徐州抗冰抢险指挥部的温瑞华、祖勇等最先抵达龚山查看地形、接受任务的赵昌新,对工程项目所在的位置和外部环境,在最初时就成竹在胸,并有一套大胆的设想和方案。其中,分别为2000米的5根钢丝牵引绳要分别运送到95至99号的5座塔位,这一车载来的总长万米的牵引绳卸在哪里最合适?怎样运送到各个塔位?赵昌新爬上了南通承建的103号塔,从这个角度看,97号塔在它一侧,95至99号塔分别在97号的两端,那么牵引绳卸在97号塔的山下,再分别运送就是最佳的捷径。并且,只要在103号塔安装一个转向滑轮和一台绞磨,就完全可以把5根牵引绳运送到各个塔位。科学的分析,经验的积累,最终取得了预想的效果,也验证了赵昌峰的实战才干。

  位于龚山的97、98、99号三座铁塔,塔材重量50多吨。通往龚山的路只有一条,从武义县出发,沿着几十里的公路,经新宅、溪水等镇,到达龚山脚下,然后再攀爬55道弯的盘山路,抵达龚山村,此后开始人工运送。2月16日,首批塔材经过长途跋涉,运至新宅镇。根据地理环境,塔材只能运至新宅镇,然后再转运到龚山脚下,再然后由农用小型车上盘山道。如此,不仅中途转运一次,需要有一套起重设备和大量的人力装卸塔材,而且会拖长工期,增加费用。能不能把三段距离缩短为两段,将塔材直接运到离龚山最近的溪下村,再直接从溪下村上盘山道呢?善用脑筋的赵昌新经过联系,运输单位说难以办到,理由是无可非议的,下边道路狭窄、弯曲,12米长的载重车根本无法转弯,只能运到新宅。经过一番思考,赵昌新坚持:你必须换用8米长的车,这样就能直接运到溪下村,否则我们要考虑以后怎么合作。

  赵昌新通过协调,为运送塔材赢得了时间,减少了开支。
  看起来有几分文弱的赵昌新,总是背着一只黑色工作包,包里装着一本记事本,那里记载着他深思熟虑的方案,突如其来的设想。在在运送塔材的那些日子,先运哪座塔材,投入多大兵力,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以致后来的先组装哪座塔,怎样保持整体的平行推进,怎样借用和协调各方的力量等等,都是赵昌新必须运筹帷幄的课题。2月24日,当徐州供电公司承建的三座铁塔几乎同时、并且率先完成组装而傲然屹立于崇山峻岭时,徐州送变电公司让所有参战单位刮目相看!
是英雄,必须知道得失

  99号塔上,一面“徐州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塔下,赵昌新从兜里拿出个小药瓶,倒出几粒放在嘴里,喝了两口冰冷的矿泉水,咽了下去。自从大年初四,队伍来到浙江抢险一线,赵昌新就感冒了,而且十多天了总不见好,他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高山寒流,他搞不清,可总是咳嗽头痛。每天早上6点钟从武义出发赶到现场,就一直在施工现场和项目部来回奔波,或在工地一站半天;即使晚上8点赶回到武义,还要参加每天指挥部的协调会,长时间的疲劳无疑加重了他的病情。但是,冰雪无情,英雄无畏,他依然站在工地,目不转睛的紧盯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不时的用对讲机指挥着队员组装铁塔。

  在“逢山劈路,遇水架桥”的进山之日,在拆除旧塔最危险的那几天,在架设500米跨度索道的那个关键时刻,赵昌新总是抱病走在最前列,他的身影始终是鼓舞士气,保证安全的精神动力和技术支撑。但是,这个来自于东北的35岁的汉子,为了他热爱的事业,不得不吞咽着另一种酸楚和做出个人的牺牲。
  新年伊始,赵昌新从媒体得知南方地区受灾严重的情景,就预感到将要参加抗冰抢险的队伍中。他同妻子商议:“看来今年我们又不回老家过年了,现在抗冰抢险工作这样严峻,公司已经做好备战准备,接到命令,随时就要开赴灾区抗冰抢险,给家里打个电话吧。”妻子搂着孩子无奈地说:“我们都两年没回东北老家看望父母了,你儿子想他姥姥呢!恐怕这次父母要怪罪我们了。”赵昌新沉默的半天,最后还是沉重地叹了
口气说:“还是以工作为先吧。”

  大年初四,当公司接到支援浙江抢险任务后,他作为突击队领导成员,立刻带着两名工程技术人员,急行军9个小时,连夜赶到浙江武义。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节那天,思乡的情感一下子涌上心头。两年了,每年300多天都在外地施工的赵昌新忙于工作,竟然没有回东北老家看望父母一次。这天,赵昌新给远在东北的父母打了个电话,当电波传来母亲哽咽的声音时,赵昌新的泪水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随后,他又给翘首以盼的妻儿打了个电话。自赵昌新参加抗冰抢险以后,家庭的琐事全由妻子一人承担。对此,妻子没有牢骚满腹,更多的是理解。她对丈夫说:“在那里好好干,还这么多人没电用,不知有多着急,家里有我呢,你尽管放心吧。”5岁的儿子天真地问:“爸爸,在那里累不累啊?您想家不?”他回答儿子说:“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累,不过后来就习惯了。爸爸想家,更想你呀。但是,想早一天回家,就要全力以赴把电网抢修完。儿子,你在家听妈妈的话,爸爸在这里听党的话,咱们都做好儿子好不好?”

  赵昌新,一个不善言语的人,他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踏踏实实的行动,履行着一个送变电人的职责,更用无字的记录,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
  信息来源:江苏省电力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