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千伏江城直流输电线抢修现场如火如荼
2月21日,岭南粤北的乡村沉浸在元霄佳节的喜悦里,在三峡电力外送南方电网的唯一通道——±500千伏江城直流输电线路(广东韶关段)抢修一线,安徽省电力公司1400余名施工人员正日夜奋战在崇山峻岭间。“虽然天寒地冻,但大家齐心协力的心是热的。”现场抢修负责人说。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营的±500千伏江城直流输电线路始于湖北江陵换流站,止于广东惠州鹅城换流站,是三峡向广东送电的唯一一条输电线路,送电容量为300万千瓦。受前期暴雪、冻雨影响,线路受损严重。目前,在江城直流线路抢修现场,有来自安徽、山东、江苏、河北、青海等省电力公司的技术、管理和后勤人员奋战在抢修现场。
安徽省电力公司承担的灾后重建线路全长44.819公里,铁塔126基,受损线路地处粤北山区高寒地带,地形复杂,除16基铁塔彻底损坏、需要重建外,抢修的工作量还包括修复架线44.4千米,重新架线12.5千米,更换光缆46.66公里,地线更换36.3公里,附件安装75基。
每一天都是争分夺秒
安徽省电力公司在接到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抢修江城线的任务后,马上组织了近300人的抢险队伍,火速赶往抢险现场,于2月9日正式进行工程抢险。省公司调整细化人员、材料、器材部署,统筹调集人力、物力、财力,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倾力而为,现场人员和工器具的“零缺位”和“零周转”,确保抢修工期和质量。抢修指挥部按照“细化要求、节点控制、每日小结、分工协作”的要求,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抢修方案,倒排工期,进度计划具体到每个半天,责任落实到人。每一道工序,无论是登高作业、机械作业还是物资运输,都有数量充足的人员随时在岗上阵;物质准备充裕,16基倒塔施工,配备了16套铁塔组立工器具;正常工程架线,只需要20千米长的导引绳,现场物资站准备了70千米,是正常施工的3倍多。
本次抢险施工的运输工作量极重,抢修人员需手拉肩扛向外运送拆解后的废料,并将塔材、导地线、金具及工具设备等920吨抢险物质运进各立塔点。抢险指挥部已调集了运输马匹80匹参加物资运输。目前先后投入立塔工器具16套,架线机械设备5套,吊车3台,施工车辆63台投入抢修施工。
由于地形复杂,本次拆塔任务艰巨,#1688号耐张铁塔地线支架和导线横担整体倾覆,塔头挂于塔身,拆除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大,施工的难度是本次抢修施工之最。2月18日下午两点十分,#1688号塔位抢修现场指挥旗挥动,伴着两台机动绞磨欢快的轰声鸣,牵引绳在滚筒后方一点点牵出,安徽省电力公司抢修施工十六队30多名抢修人员屏声凝气,紧张远看毁损的塔头慢慢下落,横担内部的塔材一点点地翘起。随着巨大的声响,塔头与塔身连接处的角钢被扭断,塔头加快了下落的速度。“转向滑车正常!”、“1689号铁塔正常!”、“1687号铁塔正常!”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个监测点的即时报告。终于,庞大的塔头与塔身彻底分离,重重倒落在山腰的草丛里,沉闷的巨响在群山之间久久回荡,震动着冰冻雪块四外滚落。2月20日下午五点,#1688号铁塔组立完成,21日已开始放线施工。
每一步都是爱与责任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在海拔1000多米的岭南山巅,黑红色脸庞的安徽电力员工一步步爬上近十多层楼高的铁塔。联绵起伏的山峦记录了他们的足迹,皑皑白雪辉映着他们笑容。对于奋战在抢修现场的一线员工而言,这四句“特别”不是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他们不负重托的真实写照。
天寒、地冻,积雪、坚冰。1408多名抢修人员用坚韧与责任抒写着奇迹,为抢进度,大家克服早晚15摄氏度的温差,吃住在工地,工作时间从天未放亮一直持续到天黑。在艰苦的抢修一线,闪现着国家电网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和基层单位负责人的身影,他们身体力行,用行动在做着最好的表率。
目前,岭南抢修工地如火如荼,基础浇筑、危塔拆除、新塔组建、导线展放等各项作业按计划方案同步进行。截至20日,安徽省电力公司已完成拆塔10基,组立新塔5基,完成架设4.8公里的导线架设,抢修施工正按计划紧张有序进行。(刘雪松、叶义德、王文、王龙胜)
信息来源:安徽省电力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