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梯级、滚动开发的思路,贵州正在乌江流域开发建设思林、沙沱、构皮滩等两个60万千瓦、3个超百万千瓦的水电站,乌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已全面展开,到2015年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将超过1000万千瓦。
乌江流经我国西南的贵州省,全长1037公里,落差2124米,流量达534亿立方米,是水能集中的水电富矿,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开发乌江水电对“西电东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梯级、滚动开发乌江水电资源的思路,贵州正在乌江流域开发建设60万千瓦的洪家渡水电站、300万千瓦的构皮滩水电站、60万千瓦的索风营水电站、112万千瓦的思林水电站和100万千瓦的沙沱水电站5个梯级开发电站。到2010年,贵州将在乌江流域形成500万千瓦的西电东送水电群,到2015年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将超过1000万千瓦。
乌江流域迄今开发建设的最大水电站300万千瓦的构皮滩水电站计划2009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12万千瓦的思林水电站和100万千瓦的沙沱水电站已完成前期开发准备工作,将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正式开工建设。
贵州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蕴藏量达1847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主要集中在乌江干流及其支流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赤水河。乌江的年水流量相当于黄河的流量,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相当于半个三峡电站的电力装机容量。
自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以来,能源开发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西电东送”工程正使贵州日益成为能源大省,除大力开发水电外,贵州还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火电。
继“十五”计划期间新增电力装机投产1300万千瓦,贵州省“十一五”计划将再投产电力装机1400万千瓦,到2010年可实现全省电力装机3196万千瓦,初步建成符合南方电力需求的能源大省。
据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介绍,我国开始西部大开发5年来,贵州新增电力装机容量超过前50年的装机总和。2004年,该省电力、煤炭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跃居全省第一大经济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