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时到新单位竞争上岗,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却正“急流勇退”?曾经坐足十年冷板凳,如今理直气壮“名利双收”?实验室开放程度更深了,外部科研人员与自己并肩攻关?这些发生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变化,折射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进科技创新的新进展。9月1日至2日,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技术 > 正文

怎样激活电网科研最强大脑?

2020-09-08 09:00 来源: 国家电网报 作者: 田雪乔

47岁时到新单位竞争上岗,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却正“急流勇退”?曾经坐足十年冷板凳,如今理直气壮“名利双收”?实验室开放程度更深了,外部科研人员与自己并肩攻关?这些发生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变化,折射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进科技创新的新进展。9月1日至2日,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召开,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在科研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科研管理、强化创新激励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联研院在其中一些领域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向着突破体制机制藩篱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小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做科学家?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不是人人都能当科学家,但对科学理想的追求的确在开花结果。

这也与时代浪潮相契合。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9月2日,《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中国排名第14位,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但科技成果转化难、工业体系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日益紧迫。

更合适的位置

47岁的鞠登峰没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今年会有这样大的变化:3月看到招聘通知、投递简历,5月去面试,8月初离开系统内一家单位、走马上任联研院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不知不觉已在新岗位上忙碌了一个月。

“能干的事情多,压力大,很充实。”鞠登峰语速很快、思路清晰,有种创业者的十足干劲,“把整个传感研究的体系建立起来是目前很紧要的工作,布局新项目、探索成果转化也是工作重点。”

这和他此前的预期颇为接近——去年9月挂牌的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正蓬勃发展。在智能运检领域有丰富从业经历的鞠登峰不仅熟知电力传感设备,对一线工作与科研的结合也很了解。面试后第二周他就收到通知,得知自己是第一候选人。“我觉得这是双方都比较满意的选择。”鞠登峰说。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离不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在许多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要求围绕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全面深化科技改革,并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

三项制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分配机制,包括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个方面。其中,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格外敏感。岗位竞聘与其他“上”的方式相比更火辣激烈,但选出来的是兼具雄心与能力的精兵强将。

与鞠登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去年年底主动离开管理岗位的联研院电力电子研究所资深开发专家王同勋。43岁的他此前在管理岗位已有12年,集中精力搞研究的想法一直很强烈。

“管理、协调的事,我没有太大的愿望,也没那么擅长。”王同勋说。回归科研一线的他有了更多时间做研究,在他看来,自己找到了更合适的位置。

联研院首席专家林为民也有同感:“我对自己有个定位,我是永远的工程师,做管理工作的时候一直没丢下过科研。科研的传帮带,我还是很有信心。”他和王同勋差不多同时完成了从管理到技术序列的职业通道转换,此前他任职信息通信研究所副所长13年、所长5年。

与“上”相比,打破“铁交椅”的“下”更艰难。联研院人力资源部的卢锟说,职业发展通道间相互流动机制的引入比较有效地打消了管理人员的顾虑,领导职务通道、专家人才通道、职员职级通道等三条通道并行互通机制使“管理人员能上能下”顺利展开。

而“去行政化”提速的同时,某些刻板印象也逐渐被打破——“下”并不总是和“让路”“有过失”联系在一起,而是有效契合了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诉求。如此,岗位需求与人才能力趋向最佳匹配,创新创造的活力得以充分迸发。

在更大范围内,阻碍“员工能进能出”的壁垒也在加速破除。

去年10月,开发专家刘卫卫加入人工智能应用方向的研究组。两年前,她离开美团入职联研院计算与应用研究所,在大数据项目组从事安全治理方向的研究。

“身边同事跨项目组的流动并不少,很多人都不止待在一个项目组里。”刘卫卫说,“不同专业之间有相互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有时会启发出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这对做研究蛮好的。”

这些流动主要依托个人的研究兴趣和专长,也结合了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联研院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库初步形成,面向某一具体研究方向的项目组能够吸纳院内不同研究所和科室的科研人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明显提升。

更给力的激励

有了合适的岗位,如何持续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潜心钻研、干出成绩,并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下决心强化创新激励力度,探索多种激励方式,改进科研人员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

此前,《联研院项目收益分红实施方案(2020-2022年)》于7月份获得公司批复,在完善现有薪酬分配机制基础上,以成果转化为导向,优先实施岗位分红激励、快速推进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探索股权激励的“三步走”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又迈出一步。目前,“第一步”岗位分红激励已顺利完成,2017~2019三个年度岗位分红激励兑现工作累计激励296人,总金额达2189.54万元。

“最开始说要岗位分红的时候,没多少人信。真发下来了,说实在的,确实很激动。”联研院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华锋说。2018年7月,他收到了上一年度评定的十几万元岗位分红激励,金额在全院排名最高。

岗位分红重在奖励在关键岗位上作出特殊贡献的骨干员工,分红金额与个人贡献度、科研成果转化情况挂钩。王华锋在2007年加入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研发团队,主要负责换流阀核心部件晶闸管的触发监测单元和阀控设备研发。2012年12月,团队研发的换流阀首次成功应用于±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性能表现堪称完美,部分性能优于跨国公司同类产品。王华锋回想起没日没夜集中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艰辛,感慨分红既是物质上的激励,也是精神上的鼓励。

2012年入职的主任开发工程师周万迪也收到了岗位分红,三年平均下来,每年有5万元左右。他曾在发电厂工作,后来怀着对科研的热情考上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联研院。

“这几年院里来了不少年轻人。分红激励释放了一种信号,让大家感受到只要咬定目标好好去干,干成之后既有成果也有收入保障。”周万迪说,“在北京,生活压力比较大,保障和激励到位了,大家的心就稳了。”

2019年,联研院累计形成成果转化收益2.27亿元,同比增长85%。

三年三次的岗位分红暂告一段落后,“第二步”项目收益分红激励在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走得更远。

关于项目分红的实施细则提出了项目成本、收益核算方法,明确了分红项目储备入库、出库及兑现条件,制订了激励对象的选拔和退出规则等,鼓励科研人员更关注市场需求,加速成果转化。据统计,2018~2020年,联研院共储备了参与分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项目204项。

大功率IGBT数字驱动器项目是首批试点项目之一,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联研院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客金坤介绍,项目在2015年立项,在2017年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智能驱动器Dreaver,通过和外部企业合作探索成果转化,已生产两个系列共计超过2万片驱动器产品。

“团队有三个‘90后’、两个‘80后’,人不多,很有活力。”客金坤说,“项目分红让大家更主动了,会想着怎么把成果转化得更好。面对不同领域、不同需求,产品要不断迭代升级,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对“第三步”股权激励的探索也在展开。联研院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王鹏介绍,未来还将尝试以技术作价入股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探索以科研骨干人员跟投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行性,并考虑在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层面探索设立团队持股平台,进一步强化对科研人员的激励。

更多人的梦想

内部壁垒被打破,外侧“围墙”也要拆除。开放合作理念引领下,众智与众力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

2017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联研院积极打造国网未来科学城众创空间,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形成。

“在大型可视化、系统集成、电力无人机方面,我们和电网企业有比较长期的合作,这些年也看到了国家电网越来越开放的心态和行动。”臻迪科技销售总监孟凡华说。

与客金坤团队合作的外部企业正是臻迪科技。大功率IGBT数字驱动器项目就是在众创空间孵化的典型项目之一。在孟凡华看来,央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人才储备,还能通过大型工程项目练兵实战,这些是民企所欠缺的,而己方在市场认知和开拓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通过加强合作,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能更快转化并走向市场。

开放合作本身就是孕育梦想的沃土,在消除信息壁垒、加深彼此了解的同时,新点子、好点子不断萌发。

“以前联研院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承接院里的一些实验委托。去年5月份,国家电网宣布开放100个实验室。我们本来就是做共享实验室起家的,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双方可以有更深入的合作。”米格实验室创始人闫方亮说。他的创业项目面向新材料和半导体行业,致力于推动实验室共享和知识成果转化。国家电网公司优质的实验室资源无异于一座“富矿”,面向市场需求,用活这些资源,闫方亮非常期待。

怀着这些期待,闫方亮的创客团队入驻众创空间,线上线下渠道共同推进,目前已经完成了几十单业务。闫方亮说,社会上对实验室资源的需求很大,新材料、半导体领域的研发经费达千亿规模,市场潜力很大。

众创空间“入驻—孵化—退出”的全链条已经打通,不仅在孵化环节为创客们提供办公、试验等硬件资源及高端技术、工商注册、法律咨询等服务,还深度参与项目未来发展规划,“前期计费不收费、后期享有成功毕业项目收益权”的运营模式吸引了不少创客团队。截至今年8月,众创空间累计入驻外部中小企业24家,其中1家在获得两轮融资后成功退出,19家团队获得资助。

“入驻项目和国家电网自身的技术创新需求结合得比较好,所以联研院能够比较好地发挥资源优势为项目提供支持,与创客们携手创新、联合攻关,并在项目退出时提供更多更深合作的可能。”众创空间服务处处长潘冰介绍。

创新创造的源泉越过鸿沟、冲破“围墙”,更加充分地涌流,汇入创新的蓝海,滋润着创业的沃土、创客的乐园。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也因此更加值得期待。

(解海宁、王飞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怎样激活电网科研最强大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