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9年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政策取向、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为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本刊特研究制作两会能源舆情报告,从舆情视角系统分析两会舆情的传播走势和关注热点,从行业视角深入分析两

首页 > 评论 > 正文

2019年全国两会能源舆情报告: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清理电价附加收费等成热门

2019-03-22 09:58 来源: 能源研究俱乐部 作者: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

【核心提示】 2019年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政策取向、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为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本刊特研究制作两会能源舆情报告,从舆情视角系统分析两会舆情的传播走势和关注热点,从行业视角深入分析两会能源领域重点议题,从国际视角全面梳理全球看两会的声音,为能源行业精准把握两会决策部署,做好2019年工作提供参考。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能源情报研究中心)

第一部分 舆情概述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今年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们为梦想奋斗前行。

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2018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经济增速与用电、货运等实物量指标相匹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2018年,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优化能源和运输结构。稳妥推进北方地区“煤改气”“煤改电”。2018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加大“破、立、降”力度。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市场化去产能。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推动降低用能、用网和物流等成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涉及能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方面提出,“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

二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方面提出,“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三是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在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方面提出,“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在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方面提出,“坚持源头治理,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

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在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提出,“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此外,宏观调控减税降费、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部署安排,与能源也密切相关。能源发展的预期目标和工作部署,体现了我国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

两会期间,重点领域改革、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发展等依然是舆论热议主题,关注侧重点与能源现状结合紧密。同时,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获得电力持续去年热度在两会期间再次引爆话题。

媒体融合趋势下,传播方式创新也在助力内容的高效传播。融媒传播推陈出新,亮点纷呈,AI、动画传播新颖动感,闪拍、速读、音频满足不同需求,“码”上看两会实现扫码即读,传播方式创新多元更为立体化。在获取有效信息同时,读者体验的满意度和互动性提高,融媒传播正在助力两会声音传播得更为便捷、高效,更加活泼、有趣。

第二部分 舆情传播分析

一、舆情热点分布及关注走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提能源相关内容,引发舆论热烈探讨。2019年有十大工作任务,对能源工作的部署,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用电成本、培育新动能、推进能源脱贫、促进绿色发展、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等方面。监测期间,绿色发展舆论热度最高,能源领域改革和能源互联网也受到代表委员的热切关注。另外,能源脱贫和充电设施建设,比以往舆情关注度更高,不仅反映出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其发展得到更多重视。

从时间维度也可观察两会期间能源重点领域的舆论关注情况。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受到广泛关注,涉及到的能源话题热度随之攀升,达到监测期间最高值。3月9日至10日恰逢周末,会议议程在进行,舆情整体热度有所回落,11日后再度回升。随着两会接近尾声,舆情热度逐步趋于平缓。

1.jpg

图1 两会相关能源领域热点的舆论关注走势(单位:篇)

优化营商环境内容的监测结果中,包含了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等相关报道数量。能源新动能内容的监测结果当中,包括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电网、能源技术创新以及能源新动能等相关报道量。绿色发展内容的监测结果中,包含了燃煤污染、清洁取暖、火电超低排放、能源转型(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煤炭清洁化利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消纳等相关报道。

二、细分领域关注度分析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和舆论关注情况,对能源领域细分的12个关键词进行监测,从中了解两会期间能源细分领域热点话题分布态势。从图2可以看出,能源领域改革仍是舆论关注的重点内容,油气体制改革舆论关注热度较高,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相关话题获得业界广泛关注。能源绿色发展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有较大比重,更是代表委员关注和建言献策的重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清洁能源消纳的内容报道量差距不大,发展和问题同为焦点。此外,煤炭清洁化利用相关内容也备受关注,氢能发展方面有众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2.jpg

图2 能源细分领域关键词关注情况(单位:篇)

三、网络传播渠道分析

两会期间,能源信息的网络传播渠道中,微信占据主场,网页其次,微博较弱。微信平台将网页和微博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微信平台相关内容报道量和转载量增大,带动整个内容报道量提升。值得提及的是,微信内容不仅围绕两会能源话题,也有相关地方、企业能源发展方面的报道,成为展示舆论多样化的空间。

3.jpg

图3 舆情传播渠道分布

四、传播特点分析

(1)策划设置传播议题,主动引导舆论走向

两会期间,媒体通过主动设置传播议题,有效引导舆论传播走势。《中国电力报》通过制作“获得电力”“三型两网”主题专刊,集纳两会报道所有与主题相关的融媒体报道,推动话题在报、网、微、台同步立体传播,助推话题热度飙升。中国电力报微博将去年两会上设置的#人民电业为人民#话题继续延伸主持,阅读点击量已突破550万,今年新开设的#获得电力 优化营商环境#话题开设阅读量突破150万。两会期间,上会记者还就“泛在电力物联网”抢抓机会采访互联网大咖,经过广泛传播,引发行业强烈反响。通过主动策划设置传播议题,引导话题热度,催生形成舆论场,媒体的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得以体现。

(2)创新内容整合,满足不同阅读需求

今年两会信息传播中,内容的创新融合立体化传播特点也很突出。对原始采集到的新闻素材再加工,通过融合直播、音视频、AI、动画、快闪等不同形式加工之后再传播,构建起立体化传播内容体系。对于不同阅读习惯的读者来说,不同形式的传播内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有助于选择更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内容呈现方式。如,有的读者喜欢数读报告,有的需要快速知晓要点,这就需要简明扼要的信息摘录,直接切入核心,禁止拖泥带水,在阅读制作上也要满足其视觉需要。图文音频等形式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再加工,使内容更为充分利用。中电传媒今年两会期间突出纵深融合,做亮音频产品“倾听两会”,升级视频产品,让受众从坐看两会到躺听两会,听民声、听心声,内容呈现形式的改变,有新意、有特色,抢占了移动终端阵地。

(3)技术迭代助力,智媒+全息让报道更全效

全国两会报道对新闻媒体来说,也是一次技术的“练兵场”。今年全国两会,5G、VR、AR、AI、H5等前沿技术加持传播,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更为突出,呈现的页面更为生动活泼,技术支撑力量强大,全息媒体表达释放更多可能。

人民网5秒开场短视频,采用了C4D建模渲染技术,从人民大会堂视角穿越进入专题。江苏台首次采用5G传输,综合运用动漫、H5、虚拟技术、Vlog等全媒体手段,制作多个创新媒体产品。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实现以上会记者为圆心的5G+VR多维超清信号全覆盖,让“全息”更“全效”。从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到运用短视频形式,融合动画、脱口秀、H5、纪录片等手段,技术的更新迭代让两会传播更快速更高效更生动。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信息传播中,AI一支独秀,在重要政府网站频频现身。两会之前,新华网已推出可以以假乱真的AI女主播,两会期间,AI参与的视频播报成为信息内容传播的一大特点。在能源信息传播中,动画传播、快闪、H5扫码读等创新方式也表现优异。新技术手段的应用,突破传统文本限制,带给媒体活泼多变的新尝试和读者的新鲜探索式体验。

(4)优化传播途径,移动优先立体化传播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信息传播中,除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播报,微信、微博、抖音、直播等各种途径全参与,缩短信息传播路径,压减传播时间,及时有效抵达终端读者。

在传播途径上,优先移动终端,多媒体途径发力,注重媒体之间的统筹配合。不管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摘录或解读,还是对采访内容的传播,移动终端媒体在时效度上更具优势。甚至在网民建言征集中,微信小程序“我向总理说句话”也彰显移动端直抵用户的优势。因此很多新闻内容最先呈现在移动终端,节约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传播效果提升。

第三部分 重点议题分析

一、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减轻企业负担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税收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化,减税既能为实体经济减负,惠及全体百姓,也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于国家发展。就油气税费问题,按照目前情况,经过反复论证,有些税费还有一些调整优化的空间,比如石油特别收益金是否取消,以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石油事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

欧盟各个国家的增值税也都在14%~19%之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下定决心把增值税从16%降到13%,可以减轻企业成本压力,对于企业存货、企业坏账也会释放一定的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

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少纳税支出,将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引导企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转型,增强企业长期投入科技研发的能力,为企业增添活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

国家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新政以来,将减税降费“红包”送到了企业手中,不仅给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让企业轻装上阵,创造了更多的利润,更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聚了新动能,提供了源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分公司总经理韩峰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要简化流程和环节,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

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

简化和完善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审批手续。建议结合国家“放管服”改革和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科学规划管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优化煤层气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核手续,简便办事流程,重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整合涉及煤层气产业建设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对重点煤层气项目在规划、用地、环评等环节上实行联合会审、一站式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晋煤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执行董事田永东

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电力企业应当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来做好降低企业成本的工作,使整个经济都能够应对当前这样一个严峻形势。在降电价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取消电价附加收费,这样既能够降低企业、用户的负担,又能够减轻电网企业的经营压力。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

通过积极实践,我们感觉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水平,绝不仅仅是电力企业一家的责任,还涉及到市政、城建等多环节、多部门的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修言

建议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尽快出台监管规则和标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悦仲林

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

近几年电网企业持续降低电价,客观上给经营带来一定压力,但这是应该承担的责任。今年将继续落实好要求,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促进电力市场化交易,继续延伸电网投资界面至客户用地红线,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把国家的降价红利全面落实到每个实体、每个用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志安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9年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反映了社会的关注和期盼。一方面,电力用户端认为价格高了、希望降价;另一方面,电力生产端则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巨大的亏损,特别是煤电已经出现大面积亏损。这些问题反映出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深化、电力市场建设亟须加强,使电力这个生产与使用均具瞬间变化、不可直接储存、系统安全要求极高的产品,按照市场规律发挥决定性作用,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这样既能促进全社会用电成本的降低,又能保证能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电力市场更加成熟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

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能源要不断推进智能化改造

应该说能源系统的分布式转型是一个必然,而能源互联网恰恰是这个即将到来的可再生能源时代的运行机制和操作系统,它起到的关键作用是解决了分布式能源的波动性、碎片化和无序化的挑战;同时,互联网进行万物互联之后,可以使智能用电设备进行实时智能的交互和调度。

——全国人大代表,远景集团首席执行官张雷

5G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创造力。能源电力等传统行业要充分利用5G带来的市场机遇,推动智能化改造,创造出更多“效率红利”。“效率红利”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抓手和新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我们直接为工商业客户提供的不仅是电力服务,而是包括供电、供热、供暖在内的综合性能源服务,通过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帮助我们的客户节能降耗,这是我们供电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

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当前公司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寇伟

国家电网全面推进“三型两网”建设,建设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将会在能源的高效利用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能源变革和转型。未来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最关键的是要重视技术上的革新。

——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通过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推出多种实践案例,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更多与新技术相关产品的需求。国家电网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会在全球范围内首先树立中国级典型案例,能带动整个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促进电力能源共建、共筹、共享,促进智能化升级的必由之路。为了不断创新能源互联网新业态,能源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各尽其能,同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社会资本介入,提升功效、降低能耗,着力促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大数据建设,最终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能国电集团董事局主席王一莉

加快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网,在政府引导推动下,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电网、设备、人员、信息全贯通,实现设备智能感知、数据贯通、信息共享和作业移动化;提升电网互联互通水平,适应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装置等设施大量接入需要,满足客户服务多样化需求;以电力无线专网建设、“多表合一”推广、智能电网终端深化应用等为重要载体,加强政府、客户、电网企业间能源大数据的分析共享、价值挖掘,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市场主体特别是终端客户参与能源互联网建设,激发能源市场活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与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坚江

如果利用AI新技术在能源互联网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不仅对城市,对电力用户侧的负荷管理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以前更侧重发电侧管理,今后用户侧的管理越来越重要。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对电网建设和电力发展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迪南

泛在电力物联网不仅仅是供需方面的,还有从上游的装备,生产企业、制造企业,到下游的用户、具体使用的方面。这也是符合现在用大数据进行智慧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贾尔恒•阿哈提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数据共享的特性,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实现数据共享,特别是将各个生产要素数据和用户数据结合起来,让用户参与定制的设想,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有助于企业提质增效,对企业改革创新很有帮助。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全球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必须要有互联互通的思维方式,积极参与。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复杂状态下,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占有先机的方式,也是很好的理念,将会在全球经济共享共荣的发展过程中,为企业和国家带来很好的发展、获得很好的收益。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

加大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能源发展要牢牢树立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上下功夫,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目前我国新能源领域设备制造水平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新能源与互联网融合方面仍存在差距,还需在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运维、勘测、工程建设效率上花大力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

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核心技术。只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卡脖子”问题,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就可以越走越宽。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基层创新力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

中国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延续过去那种依靠资源主导、投资驱动的传统套路,不能再在简单重复、低技术含量、缺乏创新内涵的领域内扩张。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的大浪淘沙和兴衰起伏说明,企业所拥有的别人拿不走、学不会、真正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唯有科技创新能力。

——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就加快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制定国家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及实施路线图,出台氢能管理相关政策;二是系统规划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氢能利用场景,制定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审批管理办法;三是坚持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防止形成新的“卡脖子”问题。设立氢能及燃料电池国家重大专项,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和补贴力度,将具有自主核心技术作为参与示范项目的前提条件或优选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 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

建议首先完善车用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由国务院牵头,明确我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和牵头部门,加快推进车用氢能产业协调发展的组织机构建设,制定国家车用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强化对产业有序发展引导,从顶层设计上组织产业链企业协同有序竞争,督促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基础和自身竞争力,科学合理布局区域产业,避免投资过热、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

其次构建支撑车用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支持政策。制定对自主技术创新、产业化技术开发、产业示范应用、产业配套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突出鼓励相关企业加大氢能利用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燃料电池、氢气存储和运输等核心技术瓶颈,实现相关设备国产化。二是完善行业相关标准。充分参照国际标准和行业惯例,构建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并制定氢能与燃料电池安全性、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等管理规范。

第三,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预计中国2030年将达到1000座加氢站,但目前没有详细的站点网络规划,仍处于“各自为战”阶段,建议加强加氢优化布局的顶层设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油、气、电、氢四种能源车辆共存,应充分考虑当前土地资源稀缺性,油氢合建站是满足能源补给的最佳方式,加氢站布局应以油氢合建站为主,单一加氢站为辅,实现节约土地资源和投资成本。同时,财政优惠政策要向网点建设与运营环节适度倾斜,鼓励引导各方资本进入加氢行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黄河

加强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理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链。一是要改变加氢站补贴形式,加大补贴力度,避免加氢站成为地方政府形象工程,“建而不用”。二是制定相关政策,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制氢、储氢、加氢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三是细化氢能源技术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加氢站建设及运营监管的相关制度,建议参照天然气加注站的管理方式对加氢站进行管理。四是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全国加氢基础设施,降低审批难度。五是整合优质资源,鼓励多方合作,组建加氢站建设运营“国家队”。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

建议将氢能提升为国家能源战略。一是需要国家统筹规划,将氢能从国家发展重点方向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将其列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民生工程,制定必要的约束杠杆和更加详细的标准及法规,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参照电动汽车政策,增加氢能技术研发补贴。参照纯电动汽车推广政策,增加氢能技术研发的补贴,并通过示范应用、市场推广的政策来推动。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

五、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和实施建设规划,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对贫困地区电力建设应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

建议高度重视光伏扶贫工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尽快将已投运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纳入新能源补贴目录,使光伏扶贫产业尽早产生扶贫收益,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助力攻坚脱贫。

——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

光伏扶贫实施三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启动资金缺口大、银行“光伏贷”申请难、合作银行少、部门政策不够完善、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发展不平衡的一系列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光伏扶贫的推进力度,尽快出台光伏扶贫金融政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尽快将已投运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纳入新能源补贴目录。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

农林生物质发电可以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禁烧、帮助雾霾治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清洁热源并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

保障资金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农网建设改造;给予政策支持,对农网建设改造投资实行长期低息贷款或政府贴息;建立长效机制,合理建设标准,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农网建设标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副主任李征

对于陕西特别是贫困地区农网建设改造,建议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执行国家特殊政策,参照西藏、新疆等地农网工程资金政策,研究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央资本金比例提高到50%以上。同时,适当提高农网还贷资金征收标准,或通过调整销售电价方式,疏导农网还贷电价缺口,有效解决农村电网快速发展和运行维护、普遍服务等资金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山阳县供电分公司宽坪供电所员工宁启水

从“用上”到“用好”,提高农村地区用电服务水平

现有农村电网建设水平,基本解决了农村地区“用上电”问题,但距离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达到“用好电”的目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建议进一步优化农网网架结构,打造多样互动的农村供电服务,加强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等与农村用电服务的融合应用,提升乡镇供电所开展普遍服务和新兴业务的支撑能力,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广大农村群众对用电的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志安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对农村电网投资实行长期低息贷款或政府贴息,在电价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农村电网投资的公益属性,妥善解决后续还贷问题;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农村电网建设,加大中央资金扶持力度。要大力实施智能电网、村-镇-县三级能源互联网、节能建筑等示范项目,提高农村地区的智能化用能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修言

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

无论是服务雄安发展,还是推进清洁取暖,都需要加快“外电入冀”作为基础和前提。受资源禀赋限制和生态环境约束,目前河北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硬缺电”地区,2018年夏季最大有序用电占到全省总负荷的10%,特别是河北南网区域已达到近1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加速推进,用电需求不断提升,电力供应形势将持续紧张;与此同时,未来几年“煤改电”用户还将持续增加,冬季电力供需也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供电保障压力巨大,亟须加快推动“外电入冀”,提高河北外受电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潘敬东

要打造绿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清洁能源是核心。这一方面源于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只有实现能源安全和经济、环境的和谐,才算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先要发展清洁能源、解决大湾区对能源外输的高度依赖;第二是解决能源结构问题;第三要使能源传输的供应半径变短,才能够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

当前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建设推进顺利,但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协同机制不完善。国家层面协同推进长江岸电建设的联动机制已初步建立,部分沿江省市的落实措施不具体、各地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二是配套政策不健全。交通运输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奖励政策已于2018年3月到期,后续奖励政策尚未出台。三是标准规范不统一。技术应用方面,船舶岸电设施改造标准、验收检测标准和船岸接口标准尚不完善;经营管理方面,大多数沿江省市未出台成本核定、服务收费标准,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的交费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肖黎春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首先,协同发展,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一是通过定期的政府间、行业间联席会议协商解决上中下游地区产业布局优化问题。二是搭建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对接平台。强化产业“转出”和“承接”的协调机制,由两地政府对承接产业进行全面评估,严禁污染产业的梯度转移。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欧其

七、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坚持源头治理,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都已经确定,关键是抓落实。蓝天保卫战总的思路要求非常明确,就是“四个四”。一是扭住“四个重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因子。二是优化“四大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三是强化“四项支撑”,督察执法、科技创新、联防联控和宣传引导。四是实现“四个明显”,让PM2.5浓度明显下降,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要让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对我们来讲,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

大气污染防治要着重对京津冀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其艰巨性与反复性非常突出。下一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可以在四个方面形成突破。一是针对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在工业领域加快实施天然气代煤、电代煤的“双替代”,区域则逐步推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二是要在城市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筑节能,在燃煤电厂开展多种形式的余热取暖和热能利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加大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三是要优化重点区域的运输结构,积极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公路转化为铁路,建设低碳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也将成为应对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方面。四是应进一步改革完善电力供应体制,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或城市加大水电、风电、光伏在能源使用上的比重,更多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优化清洁取暖方式

首先,“煤改气”要有序,不能乱改。如果超过了供气能力,供应不上气,就会造成老百姓用气难。比如说,北方冬季很冷,本来用煤取暖的地方改成用气,但由于气源不足,结果供应不上,这反而不利于老百姓改善生活,不利于冬季取暖。

第二,要量力而行,“煤改气”的速度要与供气能力挂钩,同时还要考虑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在40%左右,大部分从国外购买的天然气价格是按照国际市场统一价格,如果价格倒挂,企业没有积极性,引进不来气,改善不了用户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

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总结京津冀“煤改电”、北方清洁取暖实施经验,加大投资、电价、交易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完善相关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各方多用电,推动电能替代可持续实施。同时,加快建立电采暖相关标准,包括设备、工程、温度、环保等有关技术、施工、运维等标准,并强化标准应用。大力推广蓄热式、集中式电采暖设备,提高可靠性、舒适性。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

核能供热的主要问题是价格,如果核能供热可以有政策支持,与燃气、燃油供热价格相当,可以推行得更好。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王寿君

核能供热的前景非常好,国外也在应用,它的经济性是我们要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方向。我们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新的开发,北方地区的蓝天保卫战可能还是很需要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

强化垃圾前端分类,精准补贴垃圾发电

建立垃圾分类处理无害化利用的法律和标准体系,形成全国统一分类标准,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技术标准,以此加快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高利用率的无害化利用;走引进消化之路,尽快建立起全系列技术体系,我国现在已经有垃圾发电技术和垃圾发电能力,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研发和再创新,形成国内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无害化利用的全系列技术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全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并尽快在全社会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委主委陈贵云

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垃圾发电产业迈上了新台阶,目前中国有30%至40%的生活垃圾可以用来发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

仅从“垃圾焚烧发电”这一问题来讲,现行将垃圾焚烧与“发电”挂钩并发放补贴的方式,弱化财政资源再分配效率,客观上导致垃圾前端减量与分类工作成效甚微。

因此,首先停止以“垃圾焚烧发电”名义进行补贴,淡化焚烧副产品“发电”及其相关效益,将“发电”从“垃圾焚烧”中剥离出来,避免资本逐利,斩断利益链。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成都市委会主委、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

扎实开展火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我们国家的资源是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煤老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旧作为我们国家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我们一直在扎实开展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到去年年底,已经累计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以上,节能改造有6.5亿千瓦,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工作仍然要围绕发展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减少煤炭分散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等关键领域展开。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

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标准实施范围有待扩大。目前国家要求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只集中在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和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单位排放负荷较大的W型火焰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锅炉并不在改造要求范围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

推动能源转型,助力能源绿色发展

要通过推动热电联产项目的改造实施,实现电能对散烧煤的替代;要通过推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及煤电灵活性改造,实现电能在能源重点消费比重的提高。

持续推进从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提升转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效率变革。注重向发展质量要效益、向存量运营要效益、向管理提升要效益,用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率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在存量资产优化上,加快“腾笼换鸟”,按照国家关于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的要求,稳妥推进淘汰落后煤电产能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能源发展上。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污染防治意义重大。将清洁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已成为当前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趋势。而电能作为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在90%以上,创造经济价值的效率为石油的3倍、煤炭的17倍。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石玉东

最近几年,国家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电网企业也在着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应该加快推广“煤改电”和“油改电”等电能替代项目。

当然,做好这些,一方面需要政策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能源转型、守护家园重要意义的宣传,把它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高级技师高颖明

继续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

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最主要的供给者,目前,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59%,而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煤炭还是我们能源供给的主力,所以不能盲目去煤、恨煤。煤本身没有罪,如果我们把煤烟尘、硫、氮氧化物等问题解决,那煤就是清洁能源,目前二氧化碳的问题正在解决。我们要认识到煤炭是“有功之臣”,并且已做到超低排放,未来只要把二氧化碳问题解决了,煤炭是很先进的清洁能源。

CCUS就是碳的捕捉和利用,是未来煤炭行业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CCUS是全世界都在很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我国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专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里五个方向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

加大燃煤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推广使用研发成功的新型技术和产品。鉴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现状和民众承受能力,建议鼓励支持煤清洁燃烧与治理散煤污染领域的科技研发,将有关的关键技术列入政府重点支持的重大科技专项,强化科技支撑和经济政策支持。此外,鉴于洁净煤制备和清洁燃烧的部分产品与技术已经取得成功,建议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鼓励支持洁净煤和清洁燃烧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在符合环保指标的前提下,给予地方政府、用户更多的选择权,允许市场准入,并建设清洁煤示范区,更好发挥煤炭资源保障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

建议以国家专业煤炭研究机构为主体,联合全国范围内的煤炭装备制造研发机构,组建强有力的研发体系,尽快推动实现煤炭清洁化、智能化开采和利用,加快智慧矿山建设。既能够减少社会企业无序开发带来的浪费,也有利于加快实现煤炭采掘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李炜

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煤炭行业亟待突破全产业链上的转型升级瓶颈,占领世界煤炭科技制高点,做好“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

一方面,研究不应只侧重技术本身,基础研究同样值得关注。既需要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加大投入,也需要国家、行业层面的支持。应摒弃过去煤炭开发利用仅凭经验的思想,而应科学掌握煤炭开发利用的机理、规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再创新。

反过来,也应重视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中的验证。因为只有通过验证,这些基础理论、科技创新才能真正指导、推动行业发展。

另一方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也离不开装备的改造升级。历经机械化、自动化阶段,煤炭行业正在迈入智能化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

如何清洁利用煤炭,是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此前一些地方也探索了煤制气、煤制油等项目,但成本较高,还需要大量消耗水资源,生态环境承载了极大的压力,至今没有较大突破。基于这一情况,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煤炭能源研究力度,加大各方面投入,确保可以持之以恒出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

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是保障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的基础和关键。针对国内产量增速低于消费增速、储气调峰能力明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矛盾和问题,建议通过加快出台支持政策推进国内气田上产、加大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等,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

绿色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用“两条腿走路”的清洁能源稳定供应模式,一个是大力开展海上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通过我们自己生产的天然气来供应全国。第二个就是通过进口液化天然气,去年我们为全国供应了大概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大约占到全国的18%左右。我们还会继续努力,继续加大勘探开发,找到大气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杨华

加大煤层气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议加大煤层气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开发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列支科技专项资金、产业基金或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工艺探索,特别是对低产煤层气项目的开发工艺完善,以提高完善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促进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继续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有关科技计划,进一步加大对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开展煤层气基础调查评价,优选有利目标区。

——全国人大代表,晋煤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执行董事田永东

为进一步加快能源转型升级,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针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参照“十一五”“十二五”原油储备支持政策,制定相应的天然气储备所得税退税政策,以支持天然气储备设施及天然气储备能力的建设。二是建议国家对储气库垫底气形成的增值税、进项税在核定后全额退还,并研究将垫底气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由财政直接出资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三是参照成品油价格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上下游国内外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开放的天然气市场价格形成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化工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张明森

加快清洁能源发展

国家实验室是服务于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以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使命的国家综合科研基地。核科技工业的发展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战略核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领域应作为首批,在国家支持下加快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

建议设立国家核科学馆。目前,虽然各个核能企业都有相关的展室与展厅,但这些展厅分散而且距离城市较远,所以还是需要以政府主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宣传模式,从国家层面全方面、系统的宣传核科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王寿君

面向国家战略、技术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没有核是不行的。对核,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核技术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找到更好、更方便、更经济的解决办法。目前核安全法已经开始施行,原子能法也在公开征求意见,我们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和平利用核能,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他特别强调,发展核工业是国家战略,加强核科普不应是涉核单位的内部行为,更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

建议国家坚定不移推动核电发展,坚决落实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目标,加快核电建设进度安排,协调地方政府推动核电厂址落实,适时启动内陆核电项目,2030年前每年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8台左右,保持我国核电平稳持续发展,确保核科技工业体系的技术、资金、人才储备,有力推动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刘巍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是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等综合效益,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是排在化石能源煤、油、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与其他各种化石能源比,生物质能是减排温室气体效果最好的一种。生物质能源化目前最成熟的方案就是直燃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使用农林废弃物做能源加工,能够改善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寅

建议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突出示范引领,面向未来地热能发展需要,瞄准干热岩型地热能科技前沿,以青海共和盆地为试验区,实施战略科技攻坚,大力推进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勘查开发的理论、技术、工程与装备研发,力争早日实现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勘查开发重大突破。建设以地热能为基础的梯级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特色示范区,为加快发展由清洁能源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提供示范。

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设立地热能资源调查和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资金,加大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强砂岩热储的经济回灌技术攻关,改进回灌井成井工艺,优化采灌井网系统布局;开展干热岩型等深部地热能勘查开发技术攻关,突破储层改造和高效换热关键技术;探索梯级综合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对发电、供热、制冷、现代农业、商业应用等相关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可直接探测地下温度场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技术手段,实现地下温度场三维精细刻画;加强高温定向钻井技术和装备研发,突破耐高温低成本钻井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核心装备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注采211站职工吴娟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新能源消纳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把解决消纳问题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任务。加快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电站等调峰电源建设,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全面铺开水电灵活性改造、机组深度调峰,提升现有的水电通道利用率,推动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抓好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和优先发电,鼓励可再生能源就近开发利用,多渠道拓展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争取到2020年基本解决弃水弃风弃光的问题。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

为解决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建立一批新能源发电、储能、新能源汽车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集中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技术和产品。在大力发展和应用电化学储能的基础上,完善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并同步推动我国光伏、储能、新能源产业链资源贯通,进而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全球能源变革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并在产业发展的前期,通过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给予补贴,是推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顶层设计”。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

面对近在眼前的平价上网时代,建议税务部门进一步简化可再生能源税费结构,参照小型水电,将光伏发电项目纳入按照3%征收率的简易征收范围,降低企业税财务费用支出。同时,实现企业利息成本进项税可抵扣,并将光伏发电企业纳入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还范围,助力光伏企业“轻装上阵”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以更轻松的姿态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未来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储能、蓄能技术创新,加快建设抽水蓄能工程和用户侧储能、蓄能设施,加快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推广“清洁能源+储能”联合建设模式,平衡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降低系统运行风险,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压减东中部特别是重污染地区的煤电项目和已有煤电产能,通过受入西部、北部地区清洁能源,解决东中部地区新增、替代电力需求和西部、北部地区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凡华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优质的快速灵活性调节电源,是技术成熟、运行可靠、经济高效、可规模化开发的电网储能设施。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兼职工会副主席、承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运维室主管祁春风

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一是建立全国电力市场的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支持新能源富集地区开展现货市场交易,并完善备用、调频等配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二是加强国家跨省跨区调配和市场交易,充分挖掘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送电能力,将送端地区解决“三弃”问题与受端地区压减煤炭消费相衔接,进一步扩大新能源跨省跨区中长期交易和发电权交易规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主任奚国富

清洁能源消纳是一个长远命题,其中既包含清洁能源电力输送通道的因素,又包含政策与市场化交易。现阶段,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首先要做两件事,一是要尽快细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实施细则,二是要加快绿电跨省和省内优先交易。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国资国企改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在管理、制度、监督约束等方面的差异,大“不敢混”。抑或是有名无实“不真混”——在法律意义上,混合所有制企业还没有真正的市场地位和独立定位,管理上往往照搬国有企业的办法,既没有机制上的互补,又存在着管理上的冲突。应走出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放在对立两端的思想误区,突破制度的障碍,实现真正的“混”。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会生

我们要继续坚定推进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行债务出清、产能出清、“僵尸企业”出清,坚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坚定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早日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降杠杆、减负债是一项刚性要求,每家企业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规划。怎么样把杠杆降下来,现在每家企业都有任务,今年可能首先稳杠杆,在稳住的基础上进一步往下降。国资委正进一步推动“两类公司”改革。一是要明确主要战略方向;二是探索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三是从出资人、国资监管角度,界定“两类公司”监管边界,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四是通过“两类公司”试点,探索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聚焦主业、突出实业、发展核心业务的新路径。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

电力体制改革

电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机制,电改9号文的基础就是围绕这一目的而进行的体制设计,电力产业链发生的最大结构性改变就是开放了发电端和售电端,实行市场化交易,即“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在发电端,从2002年底以“厂网分开”为主要标志的电改到现在,多元化发电主体已经形成,竞价上网基本成熟;在售电端,9号文新增了配电业务放开,引进多元主体投资,建立透明规范的售电端市场成为电改的突破口。

经过四年来的探索和努力,9号文贯彻落实得非常成功,这说明9号文的改革设计符合电力工业发展规律,也兼顾了“改到位”和“保稳定”。一是促进了电力发展;二是促进了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三是在去落后产能方面取得很好成效,提高了发展质量和效率;四是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当然,目前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需要在完善交易机制、建立辅助服务市场、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等方面继续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

油气改革

围绕“提升”推进改革。具体是“三个推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要素流动性;推进创新创业改革,提升产业链水平;推进服务业改革,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经营性行业的发用电计划将全面放开,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将向县一级全面延伸,将推进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使上游的资源类企业实现公平接入、下游用户实现公平享有。研究提出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扩大市场准入的改革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

组建国家管网公司有利于能源领域国有资本做大做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第一,油气体制机制改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较成熟的是油气管道管网改革,管住中间,盘活两头也是体制机制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第二,我们认为这也是提高发展质量,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国家能源安全非常好的一个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永生

九、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拓宽能源“走出去”领域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近些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投资方式不断创新,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引导、有效监管和切实保护中国企业资本投资,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对外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

总体上来看,我国核电在设计、研发、建造运行等方面的水平都已经达到国际第一阵营。目前,我国核电已经具备世界最先进水平,也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

第四部分 全球看两会

两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引领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内容都为国际社会所热议。

期待中国通过国际合作传播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期待两会继续探讨绿色发展的相关议题,加强落实绿色发展道路,通过国际合作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中国于2013年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做出的贡献突出,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促进多边合作,助力沿线国家建设,也传递了和平发展的积极信号。

我在世界各地访问,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印记。近期我去了肯尼亚,我看到中国参与建设的新铁路、新道路设施、通信设施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还有在巴基斯坦,我看到中巴经济走廊正在迅速发展,建了很多基础设施。所有诸如此类的合作都进一步带来了和平、安全、繁荣,增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我见证了很多发展倡议不了了之,像“一带一路”倡议这样能取得实质成果的少之又少。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阿德南•阿明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提出的“2030愿景”高度契合

谈起过去几年中国的两会,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互利共赢等理念印象深刻。沙特阿美和中国企业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了多个项目分别在中国和沙特落地,其中包括中国炼化技术走出去的国家名片——中沙延布炼厂。这个项目是中国在沙特乃至中东地区的最大的投资项目,生产的汽柴油远销欧洲和亚太地区。中沙两国还有更大的合作潜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提出的“2030愿景”高度契合,沙特目前将发展非石油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需要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当我们在谈论推动沙特与中国在“2030愿景”和“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时,我们谈论的是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超大项目,我们谈论的是两国在能源、工业、交通和物流等等诸多领域的合作。这些合作将在未来数十年里,一直带给沙特积极影响,将继续夯实两国成功合作的基础。

——沙特能源、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法利赫

中国用实际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能够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治理和改善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致力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长远的规划举措,逐年减少包括PM2.5在内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空气质量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我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期间,就感受到空气质量逐渐好转。

——阿联酋前驻华大使白伊塔尔

关于今年中国的两会,我十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创新引领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中国的发展理念值得赞赏,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带来机遇。中国政府致力于经济与环境治理共同发展的理念。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中国领导层传递的重要信息是,中国寻求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中国寻求的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同时创造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经济强劲增长,中国同时实现这两者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了这些,我不会感到惊讶。

——南非经济学家戴维鲁特

我很重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新措施。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新尝试,中国提出的很多国家政策都非常具有远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是人口大国,解决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给各地实施生态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认为,中国政府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坚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此外,在一些领域,中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比如太阳能发电,比如风力发电。看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成就,说明中国的行动是积极而且有益的,中国正在朝着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大步前进。

——英国《经济学人》编辑主任郭达

中国经济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生态,这也是必要的。北京依托于“中国梦”“新常态”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正在转变为真正的力量。中国在21世纪初期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从破坏自然基础向保护和恢复自然基础的转变。生态改革能取得这样的积极成果,是因为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不单纯考虑本国客观经济现实,也考虑国际社会客观经济现实的政治路线。加大生态投资建设、创建增进国际一体化的全球项目,显示中国领导人愿意保护环境,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创造重要条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叶连娜克拉尼娜

阿根廷的主流媒体十分关注中国两会的召开,从政治、经济、生态等不同角度报道中国两会。我对中国政府在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努力印象深刻。在所有的主流媒体中,我都看到了关于两会的报道,报道角度各有不同,每年中国都在实现减少污染的目标,我觉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提到这个议题很有意义,因为这证明中国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并没有遗忘而是一直在取得进展。

——阿根廷《导向》杂志社记者伊涅戈

第五部分 结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关注。两会肩负人民重托,汇集民情民意,是国家政策信号集中释放的平台,也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政策取向、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为能源行业做好全年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会上凝心聚力,会后重在落实。将能源领域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需要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加大“破、立、降”工作力度,不断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重大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意义,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坚决打好能源领域重点战役。要扎实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扩大“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在更深的层次、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在能源领域走深走实。

发展没有止境,改革永远在路上。发展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压力同在。重任之下,要及时扫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于重点处着力,在关键处发力。要主动适应、开拓进取,调动各方积极性,把握和引领能源经济发展新常态,将能源发展蓝图绘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