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安全守护者顾晓建凌晨的夜可能是他最熟悉的景他用三个整晚完成一次精准对中他红着双眼累到没有力气回家他重返校园填满每一分休息时间他潜心实践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他是顾晓建他用智慧与汗水守护着中国核电的质量与安全守护着核电无小事的信念师傅训诫,核电无小事被核电设备神秘感深深吸引的顾晓建,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人物 > 正文

「核电无小事」核电安全“守护者”——顾晓建

2018-09-07 09:50 来源: 上海电气 

核电安全“守护者”——顾晓建

凌晨的夜

可能是他最熟悉的景

他用三个整晚

完成一次精准对中

他红着双眼

累到没有力气回家

他重返校园

填满每一分休息时间

他潜心实践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他是顾晓建

他用智慧与汗水

守护着中国核电的质量与安全

守护着“核电无小事”的信念

师傅训诫,核电无小事

被核电设备“神秘感”深深吸引的顾晓建,于2007年从南通技师学院机械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因在校表现优异,被老师推荐到上海第一机床厂实习,从事装配检验工作。

第一次接触核电设备,大量的程序文件、图纸几乎将他“掩埋”。零部件的标识确认、加工工序中尺寸检查、装配过程中的核对和验证、现场的技术服务......但这些困难没有让他退却。

“每天按照‘三检’和‘四不放过’的原则检查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时间一久,对于还未成熟的顾晓建来说,难免有些枯燥。

一次顾晓建“马虎大意”,量错了一个零件尺寸,平时慈眉善目的张师傅竟对他暴躁如雷:“脑子清醒点,这活不能瞎来,这些东西可都是用在核电上的,如果出了问题,我们都是要坐牢的!”师傅最后扔下一句严厉的训斥,“核电无小事!”,这让顾晓建久久不能平复。

测量检验核电产品

顾晓建开始反思错误,“是否尽职了?如果放松标准,不按程序办事,不按图纸施工,那核电站能放心投入使用吗?”他静下心来,重温各类程序文件,每天仔细翻看图纸,每日对工作区域进行现场巡查,排查质量隐患,总结、分析,做好经验反馈。

“核电无小事!”,他还把这句话刻在自己的水杯上。就这样,顾晓建在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毛头小子被刮目相看

一段时间的沉淀,顾晓建被师傅推荐给车间主任,专门从事300MW导向套组件和筒体的对中测量。

设备对中的精度、难度都很大,在实际操作中,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对中测量都是“老法师”做的。高难度的挑战让顾晓建更加投入,他一边学习对中测量资料,一边熟悉对中测量设备。

“精确对中”控制着“控制棒”在快速落下时起到紧急停止核反应堆的作用,是核设备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对提高核反应堆效率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中测量时,核反应堆内构件外形尺寸大而且尺寸精度要求高,一般在25丝以下(1毫米=100丝)。另外,对中不仅要求上下构件的同心度在0.25毫米以内,而且还要使与之相关联的嵌入件间隙不能超出正负0.05毫米的误差范围。

每台对中数据均为100%合格

当时顾晓建操作的对中仪是光学对中装置,需要利用水银反射成像,水银表面精度受环境影响很大。“在对中过程中,为了避免环境对基准水银面的影响,作业区域内空调、电风扇不能使用,所有人员尽量不动。”为了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和不影响车间正常的生产作业,顾晓建和他的团队每一次的对中工作都是在夜间进行。

“正常情况,完成一台机组的对中任务要到第二天黎明。”顾晓建回忆,“最快也要忙碌五六个小时,遇到不顺利的情况,至少要忙碌两三天。

我第一次对中,整整用了三个夜晚才完成。”繁重的工作、长时间的精力集中会让人视觉和身心感到疲劳,有时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而他一点都不在意,没有打过“退堂鼓”。

就这样,他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一有疑问就跑到老师傅那里请教。在他对中测量的二十几台机组中,每一个对中测量数据都是100%合格。

“回炉再造”有突破

“师傅教我们大胆心细,边学多练。”顾晓建工作日几乎每天工作12个小时,白天做专检,晚上搞项目对中。2010年,顾晓建报考上海大学机械系的在职教育,那段时间,他彻底失去了休息时间。

取得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士学位后,顾晓建又考取了全国职业技能检验高级工证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在知识中获取灵感使顾晓建快速成长。

用业余时间报考在职教育

那几年的时间里,从核电堆内构件装配到吊篮筒体机加工检测,从吊具及实验堆型试验到零部件出厂检验,从API激光跟踪仪、V-stars工业测量系统产品3D测量到现场对中,再到核电厂技术支持,顾晓建都做的风生水起。渐渐地,他成为车间里“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被提拔为质检部装配检验组组长。

由于光学对中仪对周围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而且由于双眼长时间盯着光学镜头,眼睛往往被熬得通红,一个对中任务结束了,顾晓建的眼睛经常像被泼了辣椒水一般火辣辣地疼。

“能不能改用激光对中呢?”2013年刚刚完成对中任务的他一边擦抹着眼睛,一边思索着:真能用激光对中,以后再也不需熬夜了,眼睛也不用再遭罪。

摸索激光对中测量方法

顾晓建凭借着光学对中的丰富经验,通过概率计算分析,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激光对中测量方法,不仅提高了对中测量精度,而且很好地与光学对中仪进行衔接。

经过试验,这项激光对中技术确保了核电产品的合格率高达100%,为核岛现场安装、调试和运行提供有力地安全保障。顾晓建与技术部联合申请了“激光对中测量系统”的实用型专利,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时刻准备迎接新挑战

2015年5月,国内首台三代核电AP1000三门项目2号机组堆内构件在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制造完成并通过验收。三代核电AP1000制造工艺在国内还尚属首列,其中的堆芯罩的制造更是困难重重。

作为参与者,顾晓建对制造过程深有感触,堆芯罩为焊接结构件,高达4米多,薄壁,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焊接后的受力变形难以控制,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出错后都会“牵一发动全身”。整体式的焊接结构件代替二代加的围幅板组件,制造技术线路颠覆性改变,检测要求也有所不同,相应的检测方法也需要改变。

顾晓建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不断优化检测方法,实现了一套测量方案,有效地满足操作人员的校正及调整。

不断优化检测方法

现今,顾晓建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公司乃至全市的认可。被上海市评为“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等称号,顾晓建说:“这些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培养,也是核电的大发展背景成就了每一位肯思考、愿动手的员工。”

严格到苛刻、细化到极致。核电制造的过程,是一项事无巨细、无所不包的完整保障体系。顾晓建是这个神圣体系的守护者之一,让我们为核电守护者致敬。

原标题:「核电无小事」是我们的信条|E-Family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